下载此文档

对当前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当前校园暴力事件引发的思考

当今青少年的校园生活,让我们触目惊心。在过去的短短几个月中,若干校园内发生多起暴力和极端事件,这值得我们深思。据报道,2008年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有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10月4日,山西朔州23岁的高中教师郝旭东被自己的学生李某捅死在教室;10月21日,浙江缙云31岁的中学女教师潘伟仙被学生丁某掐死在家访途中。这样的学生不懂得尊重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反映出其心理发展极不健康。
造成当前校园不文明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社会因素,同时也再一次提醒我们要认真实行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就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它要求学校教育的重心由片面追求升学率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转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它强调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应更注重对其的认识与反思并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
而我们目前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是否体现了以上两方面的要求了呢?现在我们都有普遍认识,教育要适应学,也是所谓的因材施教。高中阶段是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正处于从“动荡不安”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而在目前学习德育工作过程中有否注意到高中这一阶段的独特特征呢,让人质疑。
那么,在这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该把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呢?我们又应如何更有效地展开德育工作呢?

高中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有其特定的年龄、心理特征,德育工作的展开应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高中阶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高中阶段是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正处于从“动荡不安”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青年初期的成长特征仍延续这青春期的特征,个体的独立性已获得一定的发展,而社会、学校和家庭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自觉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独立处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像成人一样的生活。青少年一方面由于独立意识的增长,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拥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及心理发展还未达到成熟,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随着独立意识的发展,青少年一方面想摆脱成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向成人袒露,因为他们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苦恼又使他们备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得到他人的理解,有强烈的交往的需要。这种强烈的需要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寻找知己。
在与同伴交往的同时,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逐渐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爱情”的萌芽。如果高中生对男女关系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或因为需要未得到满足而转而向异性的畸形交往中获取,就容易形成学校和家长比较关注的“早恋”问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高中时期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对当前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