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校内涵发展打造生命活力校园
宣城市郎溪县南丰中心小学姚和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来自宣城市郎溪县一所农村学校,2014年,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第五期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正是这次学习的经历,让我认识了孙景海、许新江校长,还有我们长三角名校长学习基地导师孔祥明校长,让我学习到前沿的教育理念,领略到名校的发展风采,今天又荣幸地来到美丽的界首实验学校,近距离地聆听众多领导、专家、校长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课题。学校内涵发展已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关注内涵发展成为共有的趋势。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虽然没有高大上的前景规划,没有名校的规模,但同样面临学校内涵发展的课题,特别是参加长三角校长研修班实验基地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意义。那么,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呢?下面谈一点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回顾长三角校长培训的足迹,特别是到名校学习,更坚信了我的认识: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杭州学军小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军小学历任校长都坚信一个理念: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对当前小学教育的价值判断,是学校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特色的核心,是党的教育方针校本化的理解与实施。学校办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继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学军小学1992年提出
“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的教改纲领;1999年明确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方向;2006年酝酿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教育,到现在形成“让儿童成为儿童”的办学思想。这种办学思想的凝练,是学军小学决策层对当前小学教育的认识与分析认真思考的结果:为孩子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身体基础、精神基础、学力基础;为孩子保留一个美好灿烂的童年。我所在的郎溪县,辖区内有35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6所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可以说,所有学校都有办学理念、校风、学风,但这些所谓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只是张贴在校园内的标语,是校长或者班子成员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没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更不要说在教师的心灵深处扎根,转化到自己的学习、教学中去。所以我想学校的内涵发展,应该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二、教师的成长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淀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
而农村学校目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教师发展的问题。省级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检查反馈时指出:郎溪县必须解决学校学科性缺编问题,特别是音、体、美小学科。就拿我校来说吧,体育教育是我们的
优势项目,学校有8名体育专职教师,在跳
聚焦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生命活力校园发言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