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案例1.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案例
案例名称:我不喜欢西红柿
幼儿姓名:宫模辉班级:维尼班
记录人;徐鹤时间:
【案例描述】今天的午餐是白米饭、菜花炒肉和西红柿鸡蛋汤。孩子们都吃得津津有味,也很安静。这时,马文慧小朋友喊道“老师,宫模辉挑食!”我发现宫模辉小朋友把自己碗里的西红柿都挑到餐桌上,还往旁边小朋友的碗里放。发现老师在观察他,就赶快低下头吃饭,但是,我发现他还是不吃西红柿,只吃鸡蛋和菜里的肉,观察两分钟后,我就去尝试着喂他,,可当我把西红柿喂进他嘴巴的时候他好象要呕吐一样,把头转过去。后来就让他就着汤自己慢慢吃。菜全剩在碗里,理由是"我不喜欢西红柿"。
【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优越化,家长们对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可往往事与愿违,有些孩子越"吃"越消瘦、越"吃"体质越差。幼儿的偏食现象已经非常的普遍。医学辞典中偏食被定义是一种不良的进食习惯,而不是一种疾病。偏食也称挑食,或偏食症,是指儿童对食物品种的偏好,对自己喜爱的食物毫无节制,而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一概拒绝。偏食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儿童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贫血、肥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而造成。
本案例中的宫模辉是典型的挑食、偏食幼儿实例。研究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教养育策略。并通过家园合作,纠正家长教养观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在此所讨论的偏食案例是在排除生理疾病所引起的食欲不振的前提下,可能因为家庭教育偏差而造成。
【教育措施】(一)真实情境教育,激发幼儿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3-4岁幼儿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不稳定,并伴随情感进行,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看电视是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因此,我们将不良饮食行为和良好饮食行为拍摄下来,放给幼儿观察、比较,通过讨论形成自我教育,使幼儿知道什么是良好饮食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从而克服自己不良饮食行为习惯。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
幼儿是否喜欢吃各类食物不仅与其饮食的习惯有关,与食物的色、香、味、形有关,与进食的环境有关,与成人的暗示有关,同时良好的餐前情绪,对增加幼儿食欲尤为重要。因此,每天进餐时,我们用神秘的表情,激情的语言介绍菜谱,使孩子在老师的感染下,有强烈的用餐欲望,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三)循序渐进法
有些孩子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立刻改过来是不太现实的。于是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案例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