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论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论文:谈区域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摘要:幼儿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每个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步,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从语言入手,使幼儿的语言以及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语言,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后再进行怎样的努力也都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无法弥补,印度“狼孩”的例子就说明这个问题。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特别是区域的设置,区域设置的好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
1、区域巧设置,使幼儿自己想说,敢说,愿意说
幼儿真正主动探索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并产生想寻找答案的愿望,才能进入主动探索状态,教师要处处留心观察,给幼儿提问的机会,并且给他们自己做答的自由空间,然后再由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能够加深孩子的记忆,也激发了孩子的探索能力。例如我们班级的自然角里,我们放了一只鱼缸,每天小朋友都去给鱼儿喂食,喂食的时候他们就会互相交流,
“这条黄色的小金鱼最能吃”、“那条黑色的小金鱼没有精神了,是不是生病了?”。一段时间后,我把小金鱼藏了起来,只有空鱼缸和水,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发现鱼缸里的鱼儿不见了,都大呼小叫的跑来告诉我,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一位小朋友都来拉着我的手小声说“老师,快去看看我们班的小鱼都没有了。”我知道他们都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答案,于是我们开始一起寻找并讨论“鱼儿哪去了?”、“它们为什么离开我们?”等等,孩子们有的很伤心,有的很激动,说出很多老师都想不到的问题,这样的区域设置不但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而且锻炼了幼儿语言的组织能力,教育者通过区域的实物教学,让孩子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这种由教育者要把自己预想的问题变成幼儿自己的问题,并且让幼儿在参加区域活动时用自己的语言去解决问题,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以区域活动解放孩子的思维,活跃孩子的语言
幼儿教育要求,在平时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多动脑的习惯,给他们想象和提问的空间,并且鼓励爱动脑筋的孩子,而不能认为他们有些想法很幼稚或是异想天开而给以否定或是嘲笑。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来开发孩子的思维,活跃孩子的语言,给孩子创造自己的
意境,比如在手工区我给我们的孩子准备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图片,颜色多样,大小不一,孩子们在这里玩的时候,不但会互相告知其他小朋友这是什么图形,在她设计自己的东西时,她会考虑什么样的图形有什么样的用处,当她设计好了,向她的同伴展示时,她又会再说一次她的构思,以及别人看不懂的地方,而且小朋友之间也会互相提建议。记得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用图形拼了一个东西,我在旁边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旁边有个小朋友也说:“你拼的是什么呀?”这时他不急不慢的说:“我拼的是电饭锅,中间这个梯形是电饭锅的身体,我用两个半圆做了电饭锅的耳朵,就是妈妈每天用手端的那个。上面这个半圆是电饭锅的盖子,还可以动呢。”他一边说还一边演示给我们看,他的解释让我们一下子看懂了他的成果,
区域活动论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论文:谈区域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