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维生素C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发酵工程课程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演讲人:
目录



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化学性质分子式:C6H8O6;分子量:;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功能和用途


、解毒,保护肝脏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生产概况
20世纪30年代以前,是从柠檬中提取。
1928,Szent-yi首先分离得到Vc。
1933德国Reichstein化学合成Vc成功-莱氏法。
70年代初又中科院微生物所和北京制药厂共同发明“二步发酵法”新工艺。70年代末应用工业生产。这一发明1985年转让给世界最大维生素生产公司-瑞士罗氏公司。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技术转让项目。

(一)、莱氏法
(二)、两步发酵法
(三)、新二步发酵法
(四)、一步发酵法
(一)、莱氏法
1933年瑞士化学家莱齐特因等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维生素C取得成功,也称莱氏法。该法是最早生产维生素C的方法,也是国外采用的方法。
D-葡萄糖
H2/催化剂
D-山梨醇
发酵氧化
L-山梨糖
丙酮/硫酸
双丙酮-L-山梨糖
次氯酸钠
硫酸镍
双丙酮-2-酮基-L-古洛
糖酸
H3O+
2-KGA
化学转化
维生素C
莱氏法合成维生素C的工艺路线
化学合成:工艺
莱氏法发酵
(1)菌种的获得  
以D-葡萄糖为原料,加氢催化生成D-山梨醇,再加入醋酸菌,将山梨醇氧化成山梨糖,
(2)发酵第一步  
  ~30℃,~。     
  : 
%酵母浸膏为主要营养源,%,通气量比1:,30℃培养30~40h,%。可采用流加山梨醇的方式发酵;有机氮提供氮源。
  发酵结束后经低温灭菌,得到无菌的发酵液用于第二步发酵。
(3)发酵第二步
将氧化葡萄杆菌或假单胞杆菌经过二级种子扩大培养转移至含有上述发酵液的培养基中,于发酵罐28~34℃培养60~72h,发酵液转化,精制,获得维生素C。
莱氏法的不足
莱氏法存在着很多缺陷,如生产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人们不断对此工艺进行改进。
70 年代初,我国首先研究出两步发酵法,其先进性得到世界公认,它是以生物氧化过程代替莱氏路线的部分化学合成过程,进而合成维生素C。

维生素C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190701
  • 文件大小1.15 MB
  • 时间2018-07-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