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的协议栈版本及例子信息:
ZigBee2006\ZStack--\Projects\zstack\Samples\2430DB
建立一个绑定表格有3种方式:
(1)ZDO绑定请求:一个试运转的工具能告诉这个设备制作一个绑定报告
(2)ZDO终端设备绑定请求:设备能告诉协调器他们想建立绑定表格报告。该协调器将使协调并在这两个设备上创建绑定表格条目。
(3)设备应用:在设备上的应用能建立或管理一个绑定表格。
有两种可用的机制配置设备绑定:
(1)如果目的设备的扩展地址是已知的,则zb_BindDeviceRequest()函数能创建一个绑定条目。
(2)如果扩展地址是未知的,则一个"按钮"可以利用。这样的话,这个目的设备首先处于一种状态,它将被zb_AllowBindResponse()发出一个匹配响应;然后在源设备处,zb_AllowBindRequest()函数带着空地址出发.
以上两种绑定机制,最终都是用函数APSME_BindRequest()创建绑定。不同的是,前者采用的目的地址是64位扩展地址,而后者采用的目的地址是16位网络地址。前者已知扩展地址,调用了ZDP_NwkAddrReq()函数获得目的设备短地址;后者利用描述匹配得到了短地址,然后调用了ZDP_IEEEAddrReq()函数,获取目的设备的扩展地址.
**************************************************************************************************************************
**************************************************************************************************************************
**************************************************************************************************************************
1、已知扩展地址的绑定
这里可以直接调用函数zb_BindDevice()发起绑定请求:
zb_BindDevice ( uint8 create, //是否创建绑定,TRUE则创建,FALSE则解除
mandId, //命令ID,基于某命令的绑定,相当于簇
uint8 *pDestination ) //指向扩展地址的指针
函数程序如下(已知扩展地址的绑定部分)
******************************************
void zb_BindDevice ( uint8 create, mandId, uint8 *pDestination )
{
zAddrType_t destination;
uint8 ret = ZB_ALREADY_IN_PROGRESS;
if ( create ) //create = true 建立绑定
{
if (sapi_bindInProgress == 0xffff) //不允许绑定过程??
{
//---------------------------------
if ( pDestination ) //已知扩展地址的绑定,即*pDestination 为非NULL
{
= Addr64Bit;
osal_cpyExtAddr( , pDestination );
//直接调用APS绑定请求函数
ret = APSME_BindRequest( , //源EP
commandId, //簇ID
&destination, //目的地址模式
zigbee两种绑定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