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
是指公检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根据事实和法律,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程序。
立案的特征:
。
。
。
立案的材料来源
1.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2. 单位、个人的报案、举报和控告;
3. 犯罪嫌疑人的自首。
立案的条件
1. 有犯罪事实(事实条件);
2.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法律条件)。
刑诉法第15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没有犯罪事实存在;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销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立案的程序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二、立案材料的审查
1. 案件是否属于自己管辖;
2. 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3. 是否已经被人民法院作为自诉案件处理;
4. 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
三、人民检察院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重打击,轻保障)
司法考试拓展题
单选题
某县公安机关收到孙某控告何某对其强奸的材料,经审查后认为何某没有强奸的犯罪事实,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多选题
某伤害案,由于犯罪嫌疑人系当地公安局局长的儿子,当地公安机关对被害人的报案作出了不立案的处理决定。被害人不服,向检察院提出,要求检察院对此进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应当如何处理?()
,直接由检察院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
,要求该局长回避
,如果认为理由不能成立,可以书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不定项选择题
李某与张某发生纠纷,而将张某打成轻伤,被张某告到公安机关。本案中,公安机关在接待张某时,做法错误的有()。
M刑事诉讼法立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