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豫北地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关键.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豫北地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关键
王志强 1  郭倩1郑瑞谦2  李翠梅2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食用菌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106;2河南省濮阳市科龙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濮阳  457000)
摘要:在豫北地区针对保龄球状杏鲍菇的生物特性,通过大量试验,总结出一套从制菌包到最后采收的一系列高产栽培措施,生物学效率可达100%左右。
$ I5 O: h! ^- E8 m$ o4 F. u3 l1 y关键词:豫北   保龄球状  杏鲍菇, b$ [+ w$ L- y/ ?) B" Y8 z% ]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其菌肉肥厚,味道鲜美,具有杏仁香味,近年来极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保龄球状的菌株,其菇形美观怡人,菇柄色泽白净,肉质紧密,很适合小包装鲜销。作者在2002年于豫北地区试种成功,生物学效率达100%左右,将栽培试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后,归纳以下几点成功经验,供菇友们参考:0 K# `# ~- C4 G6 y2 j& E+ V6 _
1. 菌株与培养基配方
$ z; w0 e+ ];     供试菌株: 杏鲍菇1号(引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A7 J" O0 T5 h1 s8 ^4 W" R
    菌株菇形表现:
: P' N& V, v4 K1 p3 M5 L; M7 \+ w* U其菇柄雪白,粗壮,菇盖灰白色,菇形呈可爱的保龄球状,且香味浓郁。$ \4 v0 d2 x, Q! g+ G: R
    菌株温型表现:! m3 C. U4 u% P, l: `) H
该菌株杏鲍菇的菌丝在23~26℃的环境下,发菌最快,菌丝健壮洁白;出菇期间,温度在12~
16 ℃时,菇体生长良好,速度也较快,一般从现原基到采收只需16~20天;若在9℃±1℃的条件下,菇体生长则会明显延迟,一般从现原基到采收22~25天,在8 ℃以下,则不易出菇,18℃以上菇体极易畸形和感染细菌,若发生15℃左右的温差变化,小菇极易萎缩发黄而死亡。# _# z( h$ ]3 z* y$ E3 j, A( Q
    栽培袋培养料配方:
: G  f8 L1 q1 h4 {栽培试验表明,该菌株最佳配方为(%):棉籽壳60,木屑20 ,麸皮15,玉米粉3,石灰粉1,石膏1。这一配方透气性好,发菌有力,菌丝健壮,速度快,且出菇后劲足,二潮产量高。
. I8 u& i  L6 F9 w4 B$ c2      . 高产栽培技术
5 t' V% A; |8 s(     培养料要预湿充分
4 c4 [# z1 O" F3 v豫北地区适合在8月底~9月中旬制菌包,木屑则应提前一个月进行预湿堆制,使之充分吸足水,棉籽壳应在装袋前5天按料:水=1: ~,~,料堆底部中间用砖搭成“通气管道”,以免厌氧发酵,导致料酸败。最后盖上薄膜但不要盖住两头的通气孔,待料升温至55 ℃后,保持2天,翻一次堆,再上升至55℃时,马上翻一次堆,又上升至55℃时,翻第三次,翻完后第二天便及时装袋,麸皮、玉米粉只需提前一天预湿即可。
7 K& t  s; r- t[技术关键]:& o/

豫北地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关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njun1233211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07-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