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教训的警示:拒贪重在克己
北京日报社原广告部经理吴向忠,曾经是一位连续两年获得中者和精明能干的广告经营者。然而,他没有经受住金钱的诱惑,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多次收受贿赂,触犯了国家法律而堕入犯罪的深渊。他在忏悔中感慨道:“好好的编辑记者不干,非趟经营这盆混水,真是后悔啊!”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难道是搞“经营”断送了他的前程吗?当然不是!全国搞报刊广告经营的人成千上万,犯罪的却是极少数。在大致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在同样经受金钱等诱惑面前,为什么大多数人经受住了考验,而吴向忠等少数人却走上犯罪道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贪欲和对贪欲的放纵。吴向忠的惨痛教训再一次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常思贪欲之害,时刻把握好自己。
拒贪欲,重在克己。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在他的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论克己”中指出:“一个人……仅拥有最完美的规则知识,将不足以使他能够遵照规则行动:他自己的各种激情常常会误导他,有时候逼迫他,有时候怂恿他,违背他自己在所有冷静清醒的时刻所赞许的一切规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想做到“遵照规则行动”,需要练好克己的功夫,以便克服各种激情的误导。特别是党员干部,在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诱惑时,必须练好克己之功,时刻用党性原则把握自己,用岗位职责要求自己,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
克己既是一种可贵的自律精神,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在物质诱惑日益繁多的今天,党员干部只有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守得住清贫,才能心无旁骛地为人民的利益做一番事业。这是严于律己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修养和境界。共产党人应当懂得,人生的价值不在金钱和财富,不在享受安逸和富足,而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品格和精神。明白了这些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就会把克己奉公作为人生的准则,时刻把握好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克己要从小事做起。党员干部如果不在小的方面克制自己,可能就会在大的方面出问题,栽“跟头”。很多事情正因为它是“小事”,不被人们放在心里,认为无所谓,不会有问题,产生了这样的懈怠心理,就会误入歧途。《吕氏春秋·慎小》中有一句话:“人之情,不蹶于山,而撅于垤。”意思就是上山没摔跤,却往往在小土堆上摔倒了。这说明慎于大事,但忽于小事,也往往招致失败。因此,即使是小事,也必须认真对待。吴向忠最初就是从收受广告公司一万元的储蓄卡开始,逐渐走上了
拒贪贵在克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