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协奏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关注抽象艺术,实践抽象画创作过程,获得对形势元素和原理的进一步认识与运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探索艺术创作的新天地,增进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感受与发现中体验美术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运用形和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的特征。
2、掌握用宽笔在纸上涂上一层清水,然后用笔随意描画点染,使色彩自然渗透混合,形成一幅抽象画的方法。
一、观念引入
1、今天我们来看看更加纯粹的抽象画。
2、提问: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感受?单从绘画形象上看不出它像什么,但这些画使用了什么样的线条、形状和颜色?
二、速览概况
1、通过刚才的作品介绍,同学们是不是对抽象画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三幅抽象画,向大师学画抽象画。
三、欣赏感受典型感受
1、康定斯基的介绍(视频介绍)
康定斯基《几个圆圈》:这件作品是康定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抽象画的经典之作。康定斯基喜欢将随心所欲画出的淡蓝色、红色、绿色的形状和一些缭乱而有力的线条配合在一起,借此表现抒情式的情感爆发。在这件作品中几何图形中的圆,已经完全失去了我们意识中的自然形态,在黑色空间中飘浮,或重叠,或聚散,呈现出光、色的对比与视觉刺激效应。作者通过在几个圆圈的大小、远近、色彩的对比中,产生了深邃的空间感,令者领略到抽象的美感。
康定斯基的作品特点介绍(文字)
2、看到康定斯基的这幅作品,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有没有从画中找到种音乐的节奏?
分析: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对具体事物形体特征的描绘不再是重点,他希望完全借助色彩、线条和形状,不以具象造型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他赋予色彩、线条、形状等音乐般的节奏。
康定斯基《小小的喜悦》简介:画布,油彩,,;作于1913年;藏于美国纽约古金汉博物馆。这幅抽象派的画其实是他 1911 年创作的《在日光下》的临摹版,在原版的画作中,山丘上的圆顶教堂与右上方的河流船只还清晰可见,但到了《小小的喜悦》时,它们变得超然与简化而不可识。由此我们可看到康丁斯基不断地往神秘国度的探险,去发掘艺术的精神性思辩。
3、为什么这幅画取名叫《江南早春》?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江
南早春?
分析:这幅画所用的色彩跟江南的房屋(黑瓦、白墙、灰色石板地、棕色木门窗)和春天的柳树(浅绿)一致;这幅画中的形状大多使用了较规则的方形或多边形,与方形的房屋、门窗、石板相吻合。虽然这是幅抽象画,但是画中的颜色和形状折射了江南早春的特征。
4、这幅画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画面上方是大面积的色块,而画面中间是小面积的色块,这样表现会形成什么感受?
朱德群的作品特点介绍(文字)
5、老师示范:
6、作业欣赏
7、参与创作:请一两名同学继续完成刚才的抽象画创作。
五、欣赏作品
1、欣赏与设想:出示几幅学生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绘画?你准备创作一幅什么样的抽象画,将用到哪些线条、形状和颜色?
板书设计:
1、欣赏抽象画:《小小的喜悦》(康定斯基)
《江南早春》(闫振
《形色协奏曲》教案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