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法医病理学皮肤切片制作的方法与探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法医病理学皮肤切片制作的方法与探讨
作者:孟晓萍唐志佼袁玉林
【摘要】目的:鉴于法医病理学皮肤病理制作难的特点,从而摸索皮肤组织制片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方法:采用软化剂固定液处理, 延长脱水时间与浸蜡时间、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 经软化固定液处后的皮肤组织结构完整、厚薄均匀、组织细胞结构清晰的皮肤组织切片,为法医学病理诊断及法医学判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法医病理; 皮肤组织制片; 软化固定液
组织病理制片是法医病理鉴定人用作病理鉴定的基本和重要依据之一,只有高质量的病理切片,才能为迅速、准确诊断提供必要条件[1]。而皮肤组织制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组织学观察、检验和诊断结果,特别是对于病理学诊断和法医病理学鉴定至关重要[2]。由于皮肤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组织大致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等复杂结构,层次多、层与层之间的致密度有所不同,角质层相对更致密,皮肤组织中纤维成分亦特别丰富而致密[1]。而法医病理学的皮肤组织比较特殊,多数大部分尸体组织死后解剖时间为>48h,即不能得到及时固定或是制片前已经过10%福尔马林固定过的皮肤组织;其次电灼伤死亡的皮肤组织经灼伤后皮肤层次破坏较大,组织分离、断裂、碎屑较多,切片过厚等缺陷[3],这样给皮肤制片带来相当的难度。针对上述特点,本研究通过50例电灼伤死亡皮肤组织的制片的过程,为提高皮肤切片及染色质量进行了摸索与实践。积累工作经验,获得了电击烧灼死亡等皮肤的病理切片的制作方法与体会。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收集武汉大学法医门诊尸体解剖皮肤组织50例,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
试剂配制
Bouin氏液:75%苦味酸(饱和);25%甲醛;5ml冰醋酸。
试验步骤
①每例组织进行皮肤软化固定24小时; ② 70%酒精+适量浓氨水去黄2小时;③流水冲洗30分钟; ④ 70%酒精4小时; ⑤ 80%酒精4小时; ⑥ 95%酒精(1)+95%酒精(2)各4小时; ⑦ 100%酒精(1)+100%酒精(2)各2小时; ⑧ TO透明剂(1)半小时+ TO透明剂(2)过夜; ⑨浸蜡I54~56℃、II56~58℃、III60~62℃(烤箱温度63℃);⑩常规包埋切片染色。
2 结果
经采用Bouin氏液固定液固定、延长脱水时间、延长浸蜡时间等制片处理后,组织切片厚薄均匀而完整、无褶皱、组织结构清晰;表皮层、角质层、颗粒层结构完整、细胞层次分明,确保了组织细胞形态的完整性;细胞着色适度、胞核、胞浆染色对比度清晰可见,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见图1、2。
3 讨论
不同的固定剂直接关系到组织切片的成败与质量高低,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对固定剂的选择是获得良好组织切片化学染色结果的关键性条件之一[3]。针对皮肤常规制片中易出现的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不完整、切片厚度不一、破碎、重叠、皱折、染色不均和过染等特点,首先应该选择适宜法医病理学皮肤病理制片的固定剂。由于皮肤组织细胞层次多,结构致密,纤维及脂肪细胞丰富且质地坚硬,导致固定液较难渗透到组织深部,从而造成组织固定不佳,蜡块及组织过硬、细胞脆性增大、切片厚度增加、染色效果不良等重要因素。另外,由于法医病理组织一般解剖时间大多在48小时以后,所以不能满足新鲜组织

法医病理学皮肤切片制作的方法与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nnwldv33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