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太白茶资源状况研究
摘要:指出了太白茶生于高寒山地,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通过设定区域,对太白山高海拔地区进行了调查,收集资料。调查结果发现:太白茶主要分布在头花杜鹃灌丛下及周围,当海拔在3400~3700 m之间,头花杜鹃灌丛盖度的变化对太白茶的个体重量、数量及产量都有影响;生境是在高山苔藓的区域内的太白茶的个体重量最大;海拔的变化与太白茶的数量及产量呈反比。根据调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为保护区的工作提供参考。
中国论文网/7/view-
关键词:太白茶;头花杜鹃灌丛;盖度;海拔;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20304
1 引言
太白茶(Thamnolia vermicularia),别名地茶、雪茶、地雪茶。太白茶为地衣类地茶科植物,状如空心草芽,被子器和粉子器侧生地。长30~70 mm,粗1~3 mm,重量极轻,粗者呈扁带状,基部有断痕,先端渐尖细,外表细致,略有皱纹凹点,断面中空,质稍柔软,气无,味苦似茶。以粗壮、色白、味苦者为佳,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因此得名。
太白茶性凉、味甘,富含雪茶酸、鳞片酸、羊角衣酸、甘露醇、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药检属安全无毒副作用的饮品,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平肝降火、滋阴润肺降压等药用价值[1]。据报道,太白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2]。太白茶中含有多糖类物质,太白茶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聚合而成[3]。Tadahiro等报道地衣多糖具有很高的抗癌活性,且毒副作用小[4]。在各类中医图书中均有记载,如①《纲目拾遗》:“治胃气积痛,疗痢。”;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清热,解烦闷。”;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醒脑。治口干舌燥,眼昏头闷,精神疲倦。”;④《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渴,安神养心,明目。治心中烦热、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目涩、中暑、高血压。”
2 自然概况
太白茶的生长范围集中在海拔34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是第四纪冰川遗迹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该地带属于亚寒带气候,为典型的冰川地貌,仅有少量的藏鼠兔、甘肃鼹、蹶鼠等在此地栖居活动。青羊、羚牛在此情况。太白茶的生长状况分为:较差、一般、良好3种。
生境选择的调查
主要对药王茶灌丛、杯腺柳灌丛、高山苔藓区、头花杜鹃灌丛4个高山主要生境类型中进行踏查,结合调查地图、GPS计算太白茶在不同生境的分布面积,以此判断太白茶对生境选择。
头花杜鹃盖度变化对太白茶产量的影响
根据生境调查结果发现:太白茶主要分布在头花杜鹃灌丛下及周围,通过调查头花杜鹃盖度的变化判断对太白茶的影响。将太白茶的生长海拔段分为:3400~3500 m、3500~3600 m、3600~3700 m三个海拔段。根据太白茶的生长特点在每一海拔段将生长的植被根据盖度的不同分为:30%以下、30%~45%、45%~60%、60%~75%、75%以上,5个样方,选取样方时在无人干扰的地方选取,使影响因素单一化。样方大小5 m×5 m。比较同一海拔段内,不同盖度对太白茶产量的影响。
海拔变化对太白茶的影响
将每一海拔段内设置的5个样方取平均
太白山太白茶资源状况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