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科护理质量指标.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楼建华
内容大纲
定义
研究内容及意义
实施方法
评价结果
4
1
2
3
儿科特异性、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什么是护理敏感性指标:
主要受护理工作影响的病人结果。
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和促进临床护理质量,体现护理价值。
如何建立:选择“护理敏感性指标”标准
文献查证
护理特异性
护理界广泛接受的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的
可跟踪的指标
国外护理质量研究现状
美国护理学会(ANA)在1994年,在全美发起了“全美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
(National Database of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 NDNQI)”
国外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已发展到包括病人跌倒或坠床、压疮、院内感染、护士人力配置、护士工作满意度、儿童疼痛、周围静脉外渗、约束的使用等10个。
国内护理质量研究现状
国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没有建立医院内部管理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机制
国内没有建立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指导和改善儿科病人护理质量。
国内护理质量研究现状
不能反映病人最敏感的护理改善项目
没有使护理质量量化
不能帮助护理领导者评估护理在高质量病人结果中价值
不能反映护理人力与护理质量之间的关系
对护理专业稳定性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未达到帮助医院获得良好声誉的效果
研究内容
明确儿科特异性、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定义、评价标准、测量工具、收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
明确每个指标的实施标准、培训教材、临床护理政策和常规
指标体系(杜纳贝迪恩模式)
结构指标
过程指标
结果指标
住院病人每天平均护理时数
护士工作满意度
非计划性拔管
疼痛管理
跌倒或坠床
静脉输液管理
用药错误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压疮

儿科护理质量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b
  • 文件大小1.30 MB
  • 时间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