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标题:月光湖掠影...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分体”到“合伙”
【摘要】当小组合作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们课堂组织的重要形式时,教师如何介入显得很重要。本文通过一则真实案例的阐述与反思,指出成功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当改变以往师与生的“分体”关系,转而做学生学习的“合伙人”,放下身段,真正把自己也当成知识的探究者,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投入学等的“合伙”学习交往的关系。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体”到“合伙”设身处地不动声色
近来,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执教者们的青睐。于是,在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一课时,在主要环节设计中,我也主要采用了小组活动的形式,以下是课堂上两个真实的片断:
[片断一]:
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时的对话。
师:你验证了什么?
生:我验证了长方形边的特征。
师:你是用量的办法的吧,你就量了两条边吗?(一组邻边)
生:是啊,长方形不是对边相等吗?
(哦!原来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又反过来把要验证的结论当成了验证时所用的定论。其实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验证啊)
[片断二]:
小组活动后大组汇报时的情况。
师: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正方形四边相等的?
生:我是折的。
师:怎么折的呢?你能上来展示一下吗?(生拿着纸片怯怯地走上来。)
生:我就这样折。(他把正方形纸沿对角对折,折成了一个大三角形)
师:这样折说明什么了呢?
生:说明它们一样了。(他用手指着一组重合的边)。
师:可是你这样只证明了一组邻边相等,不是四边相等,想想是否要继续折折?
生:那我就这样。(他把正方形展开,又沿另两个对角对折)
师:这样说明什么呢?
生:这两条边一样。(又像刚才一样,手指一组重合的边)
师:(估计再往下学生也不会再推想出了,就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这样折一组邻边相等,这样折,换一组邻边相等,就说明这些边全相等。所以就是
――(生齐答:四边相等)
这是一个艰涩的汇报过程,因为考虑时间的关系,我在前面急出了一身汗,效果显然不好,推算的过程估计没多少人真正听懂,反正学生也就糊里糊涂认定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的了,多少让人感觉有些无奈。课后我仔细研究了教参,发现在这一节课的教学建议中用了若干个“引导”“充分感知”的字样,“引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引导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引导学生适当整理”,这说明事实上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时的确需要老师的扶助,小组合作学习并不等于老师完全放手。
在今天这种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元,教师不再拥有知识的霸权,反而和学生一样,更多是一种学习者的身份,即使是在课堂上,也根本没有教师最完美地掌握了知识这种说法,只是仅仅代表着你比学生早一点知道了这些知识而已。所以,课堂学习中,老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合伙人”,放下身段,把自己也当成知识的探究者,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投入学习。
一、设身处地:和学生一起感知
虽说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极其熟悉,但其实他们只是整体感知,整个囫囵的感觉,认为看上去像长方形就是长方形,像正方形就是正方形。事实上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有什么特征也只是一种模糊的表象,根本没有具体而清晰的认识。所以小组验证结论前的充分感知显得特别重要。这种感知不应该仅仅停留在

标题:月光湖掠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1188831
  • 文件大小308 KB
  • 时间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