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体会
甘肃省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马晓春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叫马晓春,现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县作家协会主席。很荣幸与大家交流读书体会,在此感谢县陇人志愿者协会提供了一个这么难得的机会。下面,我作一个简短的读书体会发言,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奉上我的体会:无时读书上网忙\心浮气躁书压箱\有书不读精神丧\知识溃乏脑海荒\用功读书虽然苦\增知长识精神富\书中藏金开宝库\才华横溢担梁柱。
高尔基告诉我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好的书籍不仅记载着人类千百年来无数的聪明才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足迹。同时,它还能不断地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思维、提高人的修养、开拓人的视野、促进人的成长。
衣服可以装饰我们的外表,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内心;医病不如吃药,医俗不如读书。读书对我来说,是享受一场盛宴,是接受一次洗礼。孤独时、烦恼时,沉浸书中释怀哲理、感悟人生,顿时觉得,世上业余之乐莫过于读书,读书之乐莫过于品味。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读书已从单一的看书读报,变成了网上阅读、微信阅览,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服务则是随时随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可告诉一个故事或一种观点,可能感同身受,也可能不以为然,这都是对它的感受。读书,可以让人开怀大笑,也可以让人沉默无语,更可以让人黯然落泪。也许生活是平淡的,但书的世界波澜壮阔,从中体验悲欢离合;也许人生是平凡的,但书的内容却不平凡,增长见识净化灵魂。
小时候,由于贫困没有书读,常常利用课外时间挖野生药材换取的一枚枚“分分钱”、“毛毛钱”,购买来一本本作文书、连环画。洗净手后,如饥似渴,读得沉醉。读完后,摆在书摊,书摊像滚雪球一样越摆越大、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用书摊挣的钱,交学费、买书籍。用摘抄的美词佳句,写作文、写书信。有些哲理、有些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幼时的读书,为如今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老家书柜中仍然摆放着幼时看过的书籍和摘抄的本子。
爱好和勤奋可开辟创作之源,激情和灵动则催开文字之花。我有一个观点,觉得人生最大的幸运和快乐就是一辈子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一辈子向着梦想的目标冲刺。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我到花甲之年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我把最宝贵的时间献给了志鉴编修和文学创作事业,我无怨无悔!从事地方史志编纂工作那刻起,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苦、寂寞与奉献,深知自己肩负着沉重的县志编修、年鉴编纂、丛书编写,新闻报道、创作散文、写作诗歌的神圣使命,于是,甘当呵护文字的园丁,把最好的瞬间载入史册,把最美的情怀洒在网络,尽情文字的芬芳,舞动生命的灵性。
有灵性的文字赐予生活的艳丽,有生命的文字抚慰孤寂的灵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报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以来,就再没有中断过写作。我一直认为:凡是搞文字,十之八九靠天赋,天赋有高低之别,我属于那种有些天赋但全凭坚持和努力的类型。我还坚定地认为,如果你的某篇文章或者某首诗词,能被当时或者若干年后还有那么几个人记得个大概,那么你也很不容易了!所以到今天,最令我感到欣慰和满足的是:有的朋友甚至陌生读者在见到我或者认识我时,还能记得某篇文章的
关于读书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