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深入推进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根据《皖西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十二五”建设成绩
1、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大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增加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充分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利用现有师资和教学设施,设置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一是新增16个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专业,学校本科专业数量增至58个;二是果断停招或撤销一批传统长线专业;三是在省内率先放开学生转专业,允许学生入学一学期后选择自己喜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四是招生计划优先向地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倾斜。学校无缝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群日见成效。“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赢得了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考生报考率和报到率逐年攀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共计17个,新增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7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实施专业建设工程,扶持了所有新专业建设和部分老专业改造,遴选了11个校级A类专业。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于2014年首批遴选制药工程、网络工程、旅游管理、土木工程4个专业设立“专业特区”,通过特殊的政策支持,鼓励专业特区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这些举措都有效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
表1:皖西学院现有专业结构布局一览表
学科
门类
专业名称
专业数
%
文学
英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5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药物制剂
9
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21
管理学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资产评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公共事业管理
7
教育学
体育教育、小学教育、休闲体育
3
法学
法学▲
1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经济与金融、经济统计学
4
农学
动物科学、园林
2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6
注:★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2、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将“化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为教育资源”的办学特色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实践中。二是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为契机,构建“二二分段”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平台,“个性化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扎实推进,推进了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灵活实施实践小学期制,提高了选修课比例,开展了大学英语和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三是有效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程,在已有的课程实验、集中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训练“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实验、实践教学力度。四是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五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美国索尔兹博利大学、韩国协成大学、美国罗彻斯特拿撒勒大学、台湾亚洲大学合作办学已步入正轨,交流与合作日益加深,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途径。
由于措施扎实,工作得力,学校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屡获大奖,新生入学成绩在同批次本科高校中优势明显(表2),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等可比性质量指标年年不断攀升。如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取得骄人成绩,共获得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3项,优秀奖2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表2:皖西学院2011-2015年文理科(本科)录取情况一览表
年份
录取数(个)
安徽省当
皖西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