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
二OO八年六月
目录
一、学校基本情况…………………………………………………1
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必要性……………………1
(一)创新办学体制,服务侨乡,弘扬侨乡文化的需要…………1
(二)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的需要…………………2
(三)推进海峡两岸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需要…………………3
(四)提升办学水平,辐射带动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4
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可行性………………… 5
(一)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事业心、凝聚力强………………5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高职特色,教改成效显著………6
(三)扎实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取得实效………7
(四)“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优化,教学及技术研发推广能力强……………………………………………………8
(五)社会服务、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品牌效应日益显著………9
(六)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切实可行………………………10
四、保障措施……………………………………………………14
(一)组织保障………………………………………………………14
(二)制度保障………………………………………………………14
(三)经费保障………………………………………………………15
五、预期效益分析…………………………………………………15
(一)“侨建公办”的办学机制优势更加突出……………………15
(二)专业建设特色更鲜明,成效更显著………………………15
(三)新范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形成………………………15
(四)实训基地和公共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16
六、结论…………………………………………………………16
黎明职业大学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黎明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该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泉州市。建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本位和爱心教育为主要内涵的“黎明教育理念”,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和“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想,以教学工作为重心,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学校的规模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来,%,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校的知名度、社会满意度不断上升。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全评估优秀等级”、“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与学校发展的实际,立足侨台,充分发挥泉州侨乡“爱拼敢赢”的精神和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构建面向侨台高职教育平台,提升内涵,创新特色,引领和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高职教育发展。
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必要性
(一)创新办学体制,服务侨乡,弘扬侨乡文化的需要
泉州是我国著名侨乡,也是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泉籍乡亲700万人,占福建省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总数的60%。改革开放以来,泉籍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纷纷回到家乡兴办实业,目前泉州的外资企业多为侨资企业,大多数民营企业也都有侨资背景。在投资建设的同时,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爱国奉献的精神不断融入泉州社会生活,成为泉州侨乡文化的独特内涵。
该校创办伊始,即成立董事会,创立了独特的“侨建公办”的办学体制,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和海外侨亲两个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地方政府在学校建设用地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日常经费、专项经费逐年增加。梁披云、李尚大、梁灵光、胡平等历任董事长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运筹帷幄,殚精竭虑,吸引了李嘉诚、陈永栽、胡应湘、吕振万、戴明瑞等一批著名侨领,共襄学校各项事业。学校现有建筑大部分由海外侨亲捐建,并设立多项由海外侨亲捐资的奖学、奖教基金(总额近千万元),颁发奖励金额累计数百万元。学校在24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服务侨乡的办学宗旨,注重发挥海外侨亲、侨资企业的各方面优势,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办好学校,服务侨乡建设,是700万侨亲的殷切期盼。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侨建公办”的办学体制必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二)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的需要
泉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 2007年GDP达2288亿元;现已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纺织鞋服、建筑建
黎明职业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