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节约时间,紧扣课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本文从课堂提问的目的、内容、时机等方面,探究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一、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目的
1. 课堂提问的互动性
数学教学是一个强调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阐述自己对教师所提问题的认知情况,而教师也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2. 课堂提问的检查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认真细致地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预设教学步骤等,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学活动才会有计划地进行. 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的活动并不可能像预设的那样,是固定不变的. 这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可变性,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计划进行,进而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等随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3. 课堂提问的调节性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地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把目光集中在课堂中的某一教学活动上,且在问题的激发之下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提问的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好提问的内容. 每个任课教师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学的问题.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对问题适当地进行修改,这样使问题功能发挥到最佳水平,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最好的问题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①它必须是学生未知的或者尚不完全明确的,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疑惑或者心理上的紧张的内容. ②它必须是学生想要弄清楚或者力图说明白的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对它的兴趣. ③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内容,这些内容要能够让学生运用现在已经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经过努力探索能够达到“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目标.
三、课堂提问的时机
1. 导入新课时
在开始一节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合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并且快速建立相关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新的知识内容,从而也更容易掌握知识.
2. 强化教学重难点时
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予以突出和强化. 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突出和强化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设置恰当而精要的问题进行提问,建立一个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作为重难点的切入点,然后设计有梯度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重难点讲清楚.
3. 检查学习效果时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通过提问,可检查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学习
浅议中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