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
亲见路边有死人
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9年至1961年期间发生的全国性的饥荒。最近米鹤都先生撰文《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调查》(见《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35期)称,三年自然灾害中安徽饿死了350万人。当年死了多少人的数字我不知道,但大量的饿死人却是事实。
1961年春,我受南京军区卫生部委派,去皖南泾县、即当年“皖南事变”的地方建立一个中药药材种植场。这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然而正好与名闻中外的“三年自然灾害”相遇,我的这个使命便有了一些可写的东西。现在我把自己亲眼所见及知道的事记录如下:
因军事斗争的需要,南京军区卫生部做出了建设三线后方的规划,原则是选择“山、散、洞”的地方,备战备荒为人民。于是规划提出到皖南山区去建设一个中药材种植场。
卫生部选择的地点是皖南泾县黄村人民公社一个山沟沟的村子里。我当时的职务是卫生部少校助理员。我与829仓库副主任李玉莲一起,拿上一张茂林镇的军用地图(黄村公社离泾县县城20公里,离茂林镇十几公里,在两者之间)就出发了。
就凭一张地图两条腿,我们来到了黄村公社。地方政府二话没说,就把一个山沟沟村里的约30亩地划给我们部队了,还帮我们买了一头耕牛,雇请了七八个
“农民工”帮我们。那村里有一个四合院,院里的小楼是空的,已经没有人住了,楼上就给我们当了宿舍,楼下就做了伙房。李玉莲不久就转业了,我就在这个山沟沟里开始种植药材。后来军区总医院派了查人俊医生等人、第86医院派了一名炊事员也来到药场工作。
到了皖南第一天起,就看见路边有死人了,且人数不断增多。男的女的都有,个个都骨瘦如柴。最奇怪的是,只看到人死,却没有看到有人在埋尸,也没有看到新坟头出现。为啥会这样,各种传闻都有,我百思不得其解。
制做“长寿丸”救灾民
那时,部队药场的情况也困难起来。我是校官,按规定每月35斤粮食和半斤油。但战士和七八位“农民工”就没有了。我从卫生部带来的粮油,一直都是与战士和“农民工”分享的。粮油快吃完了,我们开出介绍信到泾县去采购粮油,人家不给,说那是你们江苏的规定,我们安徽没有这份粮油配给你们。
我回到军区卫生部,把我看到的安徽的灾情、药场的困难向部首长做了汇报。不久,卫生部张祥部长与李庆宁政委来到药场,察看灾情,看望我们和“农民工”。他们的指示主要有两条,一是发枪给我们,让我们上山打兔子,打野鸡,自己解决生活困难,不要给当地政府和百姓增加负担。二是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抢险救灾是我们的天职,要立即想办法力所能及地投入抢险救灾中去。
根据他们的指示,我们药材场当即决定制做“长寿丸”。
我们拿出部分部队干部战士的口粮,再将所能得到的可吃的东西,如野菜、麦麸、糠等,与粮食混合,再稍加点蜂蜜,做出丸子,每个有半两左右,然后分批向驻地老百姓发放,每人每天发三个(当时当地农村人并不很多,有的村甚至一个人也没有)。为防止百姓饥饿难耐把三个丸子一顿全吃了,甚至把几天的丸子一天吃了,后几天饿死,我们不厌其烦,每天三顿发放。这样保证了我们驻地附近百姓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我们每次去发丸子,百姓都会感激地喊:解放军又来发“长寿丸”了。听百姓这么说,我们心中一是激动,二是心酸。
我们采取的救灾措施还有,为黄村公社卫生院培训医护人员,三个月为一期。我自己

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