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春》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
散文被誉为“美文”,它和诗歌比,同样可以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但不受节奏,韵律,写法灵活。它不是诗,却具有诗一般的意境。 这样一比较,散文之美就显而易见了:一是结构美;二是语言美;三是意境美。
一、结构美。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
朱自清的作品《春》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在现代散文中,“一年之计在于春”是《春》的文眼。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春》以“盼春”开头满怀欣喜而又津津乐道地描绘了一幅幅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图景,在此优美背景下的人也充满了春意,他们走进大自然,构成了一幅“迎春”图,使人情不自禁地赞美起春天的新意、娇美和活力。5~6自然段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写出了雨的淅沥,风的轻柔,他们给春带来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总之,《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二、意境美。意境就是散文的生命。没有意境的散文,就是没有生命的文字堆砌品;有了意境,散文才会充满活力与生气,才能给人美的享受。散文因为拥有了意境交融,得到了升华,也自然而然地放射出腾飞的亮光。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野花呢,“散在
散文《春》地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