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些年了,而我却一直陷在教给学生美术技法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区分不开“教美术”和“美术教”,虽然一直有后者的想法,却始终也没有勇气改革和实践,经过学校一系列读书和教研活动,让我认识到技法和能力以及探究精神的孰重孰轻,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后者要比前者更重要得多,因此,我下定决心,要进行改变。我告诉自己: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课,我要让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尤其是锻炼学生观察的耐心,以及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探究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完成这一课的作业,要通过简单的作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的初衷。《万花筒》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描述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用各种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由2个课时完成。我计划把前两个目标放在第一个课时完成。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万花筒里图案的形状和花的特征,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桶里的图案由于镜面的原因会产生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纹样,比较抽象,孩子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我准备借助课件来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却没想到电脑出问题,把我原来的授课思路完全打乱了,这确实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所以当时有些乱了阵脚,只好硬让学生观察万花筒,这样,难度着实增加了许多,在这一步中耽误了许多的时间。让孩子动手用纸探究获取六边形的方法,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不过,最终只有几个孩子做出来了,我想这就很了不起了。但是,下课后,我想不应该让他们自己探索,应该在我第一次看到学生自己操作有困难的时候,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就好了,还有,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带领学生好好地分析“6的组成”运用到折纸中,在下节课中,我要再带领学生继续探究。这节课学生究竟是否获得了我预期目的中的能力,我自己把握不是很大,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万花筒》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