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在叙写角度上与前两句相比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①诗人由实到虚(1分),②从对方入笔,推己及人,从眼前离别到想象友人别后置身潇湘,孤身一人,听清猿哀鸣,漂泊之感油然而生(2分)。③不写自己思念友人之苦,而写友人孤身之苦,更显得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之情的浓烈(1分)。
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
——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这种虚拟的情景的展示,更能表达朋友在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同时也就把自己对朋友的留恋一并倾吐出来。王昌龄素有“七绝圣手”之称,他的七言绝句写得概括凝炼,言近旨远;涵义丰富、神韵悠然。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惜别知音,借酒浇悉;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思考:作者是如何写“思家”的?(4分)
①作者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②一方面实写野店孤灯下诗人孤身枯坐,夜不能寐的神态,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己溢于言表;另一方面虚写(想象)家人围炉夜话,心系远方游子(2分)。③作者不直言思家可是代为之思,大大加深了诗人的羁旅漂泊之艰辛及思念家人的愁苦(1分)。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爱。未解:尚不懂得。
: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清辉玉臂寒: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这首诗写于至德元年八月,当时杜甫在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沦陷在长安。诗人只字不写自己月夜思家的痛苦,直接从对面着笔,写妻子月夜忆己之凄凉,感情的深挚造成了诗笔的深曲。代为之思,恰好写尽深沉的情意。四十字写尽了乱世伉俪深情,他们的爱是那样深切,又是如此凄苦正是爱得苦愈显爱的深。首联穿越空间,只写闺中独看。此时举头望月,心中只有远方妻子,几近忘我。颔联,着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