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摘要】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敌对势力争夺知识分子等现状,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保护、尊重和优待知识分子,积极培养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些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抗战时期边区的建设,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压迫之下,救亡图存已经成为时代最强的呼唤。根据瓦窑堡会议确定的“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了大批知识青年加入统一战线,参加革命,奔赴延安。中国共产党新制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能更好地与广大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必须要先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1、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进行划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并将其落到实处。抗战时期是一个特定的�v史时期,所以探讨抗战时期知识分子政策必须首先正确地界定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毛泽东在1925年所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而是分别属于不同阶级,绝大部分属于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一样,是革命的重要力量。[1]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拉开了序幕,民族矛盾超越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华民族处在危急存亡之秋,抗日救国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职责。为推翻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只有把全国各个社会阶层都动员和组织起来,吸收大批工农大众和知识分子到抗日阵营中来。
3、敌对势力争夺知识分子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认识到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同时近代中比较落后,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相对较为稀少,这就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地成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两个政治敌对势力争夺的对象。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对知识分子采取的策略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出现无条件支持或者服从国民党的错误倾向。日本帝国主义在知识分子中大力扶持汉奸和代理人,迷惑部分政治立场不坚定的知识分子,达到为他们服务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正确估计和分析了当时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形势,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党政工作。
二、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1、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随着中国共产党阶级力量的不断扩大,党对知识分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明确的指出:“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