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那达慕之歌》教案
张淑英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知识目标: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教学难点: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师生问好。
创设情境,激趣导学:(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同学们,老师这节课首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大家轻轻的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展开自由的想象,联想一下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那达慕之歌伴奏音乐”。
师:好!睁开小眼睛(一起来交流),谁来告诉大家,刚才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生答
师: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的音乐想象力。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一种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它就是蒙古大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群众集会“那达慕大会”。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那达慕之歌”(板书)。
师:知道蒙语“那达慕”汉语的意思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相关视频,请仔细欣赏(在具有特色的马头琴音乐声中播放那达慕大会视频。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地理位置,习惯服饰,场面气氛等)
师:好了!通过看画面我们知道了“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大会啊?——生答
一个盛大的集会,而且在那达慕大会上有三项最著名的比赛项目,是什么呀?——生答
师:同学们观看的真仔细,今天这节课,你们猜,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蒙古族的同胞们邀请我们汉族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去参加那达慕大会,你们高兴么?——生答
师:好!那我们现在就随着音乐,一起乘上快马,赶快飞奔那达慕大会,好不好?——起立!要领:两手握缰绳,身体向前倾,下巴抬一抬,眼睛向前看,目光炯炯有神。
热闹的“那达慕”
师:好!音乐响起来(播放伴奏音乐,师生共同表演。提醒学生随上节拍)
师:同学们,那达慕会场到了!热情好客的蒙古同胞们向我们献上了什么——出示哈达。哈达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下?——生答
师:蒙族人民要把他们最深情灿烂的祝福送给我们汉族的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生答
师:下面我们随着音乐,哈达将会在每一个同学的手中按照节拍传递着友情,传递着蒙族同胞对我们的祝福。(播放伴奏音乐,传递哈达)
师:同学们,刚才在我们富有节奏的传递中,你们有没有感到幸福和快乐?——生答
老师心中也是无比的快乐、幸福,现在那达慕大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了。蒙古族的同胞们用他们最具有特色的歌舞来欢庆他们的大会,其中一个舞蹈是筷子舞。聪明的蒙族人把小小的筷子当作了舞蹈的道具,经常随着音乐敲打着身体的各个部位(边说边演示),他们也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行列。
师:请起立!(播放伴奏音乐,表演筷子舞)
师:非常棒!我们的舞姿赢得了蒙族同胞们的热烈掌声。(掌声鼓励自己)同学们,最热烈的比赛开始了!你们听!欢腾的“那达慕之歌”唱起来了。——(播放范唱歌曲)
学习新歌(欢快的“那达慕”之歌)
师:老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你一定特别的向往是不是?——生答
虽然汉族的小朋友不能直接参与比赛中,但是我们可以做一支杰出的“那达慕”啦啦队,用我们嘹亮的歌声,为他们呐喊助威。行不行?——生答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
那达慕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