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轨迹 0-3岁儿童
1
关注儿童成长每一步
2
安全感的建立--父母的主要任务
3
教养儿童的误区
4
养育小技巧
关注儿童成长每一步
自我意识:1-2岁自我觉醒,2-3岁,意识在形成,在建构自我意识,表明我和你是不同的。
口、手:7-8个月,用口开启生命;用口来认识世界。有目标的探知世界,透过手的活动协调大脑。
秩序感:2-3岁,认为世界是按一定的程序和秩序存在的。
空间感: 6个月-2岁半,最早的空间智能不是用想像出来的,而是用身体感受的。
出生时发展完整的只有感觉,当脑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婴儿在某一方面的技能会有所进步。
敏感期
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定下了基调。
敏感期—口、手
0-8个月
自闭症、偏执、妄想
确认自我。手、脚、口与神经反建立联系。
口、手在反复感受中总结经验,是最初的智力活动。
口、手是儿童最初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唯一途径。
敏感期--空间感
6个月-2岁半
通过对自己身体动作的控制,来感觉自己的身体的存在。把动作和心理合并起来。
用身体感受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构建空间智能。
孤独症
最早的空间智能不是用想像出来的,是通过身体感受而形成的。
敏感期—秩序感
2-3岁
认为世界是按一定的程序和秩序存在。
强迫症
儿童喜欢让外在的秩序和内在的秩序相配对。秩序的打破会让儿童感到恐慌,而表现为哭闹。
家长的误解,孩子犟、执拗、自私。
敏感期—自我意识
1-2岁觉醒 2-3岁形成
以自我为中心,自主感,自主性逐步形成。
症
最早的独立宣言,通过排除你,或占有物品来逐渐发展自我意识,表明我和你是不同的。
家长的误解,暴力、自私、固执。
代表性语言:“我的”、“不”、“不要”、“打你”
前期的自我意识形成,后期5岁左右自发的分享东西。
尊重孩子拥有的权力,未来人格的强大来自自我意识。
孩子大哭大闹时,尊重孩子的意识,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安全感的建立--父母的主要任务
父母的主要任务:
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一生发展的底色
“安全感真的是于世奇缺呀,和幸福感同宗同源。”
具有安全感的人有较高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创造性。
安全感的建立—父母的主要任务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情感和归属需求
自尊需求
自我实现
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焦虑
对事物不必要的过度担心
缺乏自信,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总是希望依赖别人,希望别人能够帮助自己。
内心深处对自己和别人又都不够信任,对生活在周围的人与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有些人还会总觉得自己生病了,对死亡异常的害怕……
Diagram
控制感
信任
控制感来源于对外部事物的了解,对自我的理解。
信心和信任是一个东西,对外部来说是信任,.对内部就叫信心。
儿童内在信心的建立取决于对父母的信任。
信任的基础:是一惯的,可靠的,稳定的同,可预见性的。
安全感的核心:
信任
控制感
安全感的敏感期
0-1岁
如果一个孩子太安全,对外界太过于信任,也是一种迟滞。处理方法,延迟满足,让婴儿学会等待,学会期待。
试讲成长轨迹03岁儿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