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ICU护理措施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创伤性湿肺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抽取该院收治的82例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两组均接受ICU救治。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ICU湿肺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治疗期间接受ICU全面护理。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重型创伤性湿肺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控制时间、肺部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创伤性湿肺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全面护理;重型创伤性湿肺;ICU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c)-0157-02
患者在创伤后肺部发生渗出性病变在临床上被称为创伤性湿肺。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肺实质性损伤性疾病。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挤压、撞击、坠落等钝性伤,实际发病率为胸部钝性伤患者总人数的50%左右[1]。如果患者的病情程度较轻,通常情况下无需进行特殊的处理,但如果病情程度比较严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救治,很有可能会导致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该研究中出于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创伤性湿肺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该院2010年10月
―2012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展开了分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研究对象该院收治的82例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再将其按照住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后,每组41例,在对照组中包括男24例,女17例;年龄19-53岁,平均(±)岁;病程1~19 h,平均时间(±)h;在观察组中有男25例,女16例;年龄18~55岁,平均(±)岁;病程1~17 h,平均(±)h。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自愿接受临床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方法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单号患者入选对照组,双号患者入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重型创伤性湿肺病情控制效果、症状表现控制时间、肺部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
护理方式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接受ICU全面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呼吸功能护理;②循环功能护理;
③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④疼痛护理;⑤引流护理;⑥针对性心理护理;⑦积极预防并发症[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肺部功能以及相关检查指标恢复至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肺部功能以及相关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但偶有波动;无效: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肺部功能以及相关检查指标依旧
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icu护理措施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