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探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探析
作者简介:黄睿(1981―)女,汉族,四川泸州人,本科,硕士在读、泸州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教学法。
蒋庆胜(1983―),男,湖北利川人,泸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
摘要: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描写了捕鲸的生活,从小说的表面意义到深入的了解其内在的深层语言,就会发现小说中大多数的人物都能在《圣经》中找到原型,并且人物性格特征极其相近。而且这些原型所表现出的某种意象、人物形象、主题特征以及情景模式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关联,作者对于人物之间关系的处理,还有人物形象体现的宗教信仰,都与圣经中的原型极为一致。这样一来对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剖析,就能准确的理解小说的主题。不同的角色分配在作品中也表现了三类原型人物,《白鲸》所阐述的主题,就是建立在宗教寓意的基础上,并且超越宗教寓意对其非理性之罪与恶的批判。
关键词:《白鲸》;人物形象;“圣经”;原型
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麦尔维尔,在19世纪写下了代表作《白鲸》。主要内容是围绕19世纪美国人的捕鲸生活而开展的,讲的是船长亚哈带着年轻的水手以实玛利追杀白鲸的故事。以实玛利因为对陆地生活的厌倦,只身前往美国东北部的南塔开特小岛,上来一艘“裴廓德号”的捕鲸船,船长亚哈是个50多岁的健壮老头,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出海中被一条名叫
“莫比一迪克”的白头鲸咬断一条腿,从那以后亚哈变得郁郁寡欢,甚至蛮横颠狂,性格怪异。但不久他就公开了自己心存已久的复仇计划,宣布要再次出海,而这次的唯一目的就是杀死白鲸。为此,他不顾劝阻,孤注一掷,强迫大伙作一起环球航行,最后终于在太平洋的赤道洋面与白鲸相遇,并且展开了三天的激战,可是结果却正如以实玛利出海前所遇到的一个老水手以利亚的预言一样,白鲸虽然被刺死,但亚哈与“裴廓德号”也是船破人亡,只有以实玛利幸免。撇开作品对捕鲸生活的表层描述,不难发现的是《白鲸》不仅在表现手法上如《圣经》故事一样,运用了诸多的暗示、隐喻和象征等技巧,而且在人物的塑造、形象等方面也与《圣经》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作品中的不同角色,本文将人物分为三类。
一、主要原型人物
虽然小说的主人公是亚哈,但作为故事的叙述人以实玛利也可以看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因为其思想活动始终贯穿全篇。以实玛利的原型出自于《圣经》中的旧约?创世纪。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因为不育,所以将她的使女夏甲送于丈夫为妾,夏甲生了以实玛利后就瞧不起主母撒拉,后来上帝祝福撒拉,使其怀孕生子,名叫以撒,于是便劝说亚伯拉罕将夏甲与以实玛利驱赶出家门。无论从人物的身份还是活动范围、生活境遇来看,小说中的以实玛利几乎保留了圣经中的原型特征,他和母亲离开陆地去海边,以实玛利做了水手,与其在圣经中被赶出家门的境遇暗自吻合,而他与白鲸殊死搏斗了漫长的时间中的那片荒凉偌大广阔的大海,暗示了原型人物从小寄身的巴兰旷野,以实玛利在圣经中为
“上帝听见”的意思,因此当母亲带以实玛利走向荒野时,以实玛利快因为口渴致死的时候,上帝为其造出了一口井并救了以实玛利,这正与其名字的含义相对应。而小说最后轮船葬身海底时,只有以实玛利靠着意外浮出水面的救生圈获救,看出作者对以实玛利的原型引用完全来自圣经。不但对原型“被抛弃的流浪者”的形象进行引用,为了表现海上生活的艰难和孤

《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rrfsyq8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