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立足幼教事业发展关注农村幼儿成长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学生姓名周丽
学号 68
指导教师李丹
年级 13秋学前教育专科
分校/学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提交日期 2015年12月
立足幼教事业发展关注农村幼儿成长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一、农村幼儿教师现状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最基本的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与专业化,幼儿教育是基本教育的基础,普及幼儿教育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聚集社会力量,要把这个具有庞大发展基础但相对缺乏规范的农村幼教事业做强做实,单靠社会团体和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广大的农村幼儿教育干部、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都应该认真学习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变革教育观念,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一方面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贯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必须严格把握教育对象的学龄前儿童这一基本特点,实施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多种活动,即对幼儿提出统一的教育要求,又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得到发展,另一个方面,农村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成败
。因此,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和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创新性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新性的基本保证。2、专业知识:这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