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 种群生态.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种群生态
第一节种群的基本概念
一、种群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
二、区别种群和种(物种)的概念
.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隔离有可能发展为不同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
第一节种群的基本概念
三、种群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组成成分)
四、种群的类型(按研究对象分)
自然种群
实验种群
单种种群
混种种群
什么是种群生态学
也即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定量地研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率
了解影响种群波动的因素及种群存在、发生规律;
了解种群波动所围绕的平均密度及种群衰落、灭绝的原因;
目的: 调控种群
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
一、种群的密度
每个单位空间内个体的数量. 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参数, 也是种群重要的参数之一.
种群密度和生物的大小及该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有关.
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
二、种群的分布型
: 种群在一个地区的分布方式,既个体如何
在空间配置的. 或种群在一定空间的个体扩散分布的一定形式.

抽样设计方案
数据处理
扩散行为
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⑴随机分布:每个个体的位置不受其他个体分布的影响. 可用泊松分布概率公式表示:
Px=e-m mx/x!
Px: 一个样方含x个个体的概率(理论值E)
x: 各样方含x个个体
m: 样方密度的平均值
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
⑵均匀分布:个体间的距离比随机分布更为一致.
可看作是随机分布的特例.
⑶集群分布:个体呈疏松不均匀的分布. 又称聚集分布. 是最常见的类型.
集群分布一般可分为核心分布型和负二项分布型
核心分布型(奈曼分布): 分布不均匀,个体形成很多小集团或核心,核心之间的关系是随机的.
其概率公式可表示为:
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
Px=m1m2e-m2/x ∑m2r/r!
其中: m1 =m2/(s2-m); m2=s2/(m-1)
m为平均密度
负二项分布型(嵌纹分布):个体分布疏密相嵌,很不均匀. 其概率公式可表示为:
Px=(m/p +x-1)(p+1)-k-x px/(x!m/p-x!)!
其中:p=s2/m -1 m为平均密度
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

⑴频次分布法: 根据分布型的理论概率分布通式计算出理论概率和理论频次; 用x2检验法分别检验理论频次和实测频次的吻合度,来判断属何种分布型.
⑵分布型指数法
a:空间分布指数(扩散系数) I=s2/m
当I=1,随机分布;I<1,均匀分布;I>1,集群分布.
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
b: k值法(可不受虫口密度变化而改变)
k=m2/(s2-m)
1/k =0,随机分布;
1/k >0,集群分布;
1/k <0,均匀分布.
C:聚块指标 m*/m
m*:平均拥挤度。
m*/m=[(∑xi2/ ∑xi)-1]/m

第三章 种群生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