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生活点燃设计之火
——浅谈中学美术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针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以艺术设计来阐述:,拓展设计渠道;,培养实践能力;,激发设计热情。让学生在生活寻求中得到创意,在行动中服务生活,美化生活,来有效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活实践设计评价
艺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而美术,更是提炼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只有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遵循这一理念,在进行中学美术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时,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领悟艺术设计的独特魅力。
一、以生活为源泉,拓展设计渠道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应植根于生活,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那么,没有生活做中心的艺术设计也只能是死设计。我们要融生活于艺术设计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艺术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也使艺术设计的渠道得到拓展,更为开放。
(一)回归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中有很多尚为被挖掘的美术设计教学资源,如:各班教室门口都是青一色的“初XX班”;运动会上,每班的班牌也是如此;各办公室、功能室的标志也没什么新意……学生们似乎也习惯了这些事物的标志,不曾想过改变它们,然而挖掘这些近在身边的资源最有价值,它不仅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更激发他们的设计欲望。
教学设计示意图如下图表:
校园生活
发现问题
引发兴趣点
引导探讨
明确方法
得出设计方法
解决难点
激发设计热情
1. 班级标志
例如浙美版第14册《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一课,让学生学的是标志设计,我在初一(3)班执教时,选择班级标志为设计主题,让学生各展其能。
【案例一】浙美版第14册《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
师:同学们,大家觉得我们班级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追求目标呢?谁来说说呢?(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目标,让班级的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生:我们班级是一个学习成绩特别好的班级,追求目标是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师:好,那么我们应该选用什么图形、数字、文字等来表现班级的特点和目标呢?大家思考用什么能代表学习呢?(启发学生以象征法来寻找适合本班的图、数字、色彩等等)
生:我知道,是书!哦,对了还有笔。
……
师:那怎么样才像一个初一(3)班的标志,而不是初一(1)班呢?(学生沉默无语,若有所思的样子)
生:我觉得应该用数字1和3在标志中体现,也可以用英语。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生:可以是Y和E。
生:也可以是半英文半数字。
……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建校已有二十几年,一些设施已陈旧,浙美版第14册《校园环境标识》一课给了我引导学生改变校园环境标识的机会,但学生的设计却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设计的校园标识大多不符合自己的学校,而更符合城市学校。于是,我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寻找学校里令人不满意的校园标识。不费什么劲,学生就找到很多不“美”的校园标识。如:
【
《立足学生生活点燃设计之火》——浅谈中学美术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