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曹雄起_建安风骨之髓.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名作学苑撷英
欣赏

三曹雄起:建安风骨之髓
□景圣琪(南通电视大学, 江苏南通 226006)
关键词:三曹建安风骨帝王
: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应刘桢)继承
摘要“”、、、“”、、、、、、
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而作为建安文学领袖的曹氏父
“”。
子,其整体风格上的君临天下的霸气和建功立业的豪气,成为贯穿建安风骨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核心和精髓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文风形成的渊薮刘师培先生概括建安文学四个特
“”、、。
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点为清峻通脱骋辞华靡骋辞华靡均就
、“”、、、、、、“、、、”。“”、“”
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文采而言刘勰论三曹七子,首重其在辞采方面的
。、
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雄霸才华,但只是都偏重文语言才华的方面,而风骨
“”( )
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强调的是内在的质的方面,以文害质的倾向正是
“”“”
人尊为典范刘勰所要反对的然而从这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建安
。。
风骨的确是风胜于骨的
“”“”。
一风骨之辩与建安风骨内涵表述建安文学从根本上是抒情的感伤的文学,缺
、“” 3、、
乏骨力,也不以刚健为主要特色建安文学的特色
“”。
(一)何谓风骨是怊怅切情的五言诗,而所抒之情是非常个人化
“”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
“”的任意放纵的情感,几乎不用理性加以节制但刘
、。
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勰云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
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
理定而后辞畅情采重情乏理,显然不合风骨之
。”《( 》)
后来人尊为典范,这即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义建安诗人的情感内容大多是忧生之嗟,其格调
“。“”
风骨
”。是感伤和彷徨的,如同他们笔下的惊风和惊鸿一
“”“”
文学评论中的风骨论,当以文心雕龙中讲述
《》样,绝少有凌云壮志的抒发,他们偶尔的慷慨悲歌,骨
的较为详尽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子里也是迷惘和绝望,绝非什么刚健之风所以,即便
。、。
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当然,风始终比较虚化,它
“”他们挟着两汉的大气来唱悲歌,多少有些慷慨之气,
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
看起来近于刚健,但在古人,尤其是刘勰这样的正统
身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表现儒者看来,诗不言志,便无缘刚健的骨力
。“”。
的刚健有力骨是一个比较实的概念,直接体现在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
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就能表现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安
、、。
得有力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
。、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

感情丰富的特点
。叹人生相联系,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
(二)

三曹雄起_建安风骨之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