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仲庄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好!有幸能为徐州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培训提供现场,我倍感
激动和自豪;更为江苏省教研室鞠文灿主任的亲临,以及徐州市五县六
区尊贵的朋友和新沂市政府等领导的到来,倍感荣幸和兴奋。今天我汇
报的题目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
我们仲庄小学的发展与绿色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学校先后被评为徐
州市花园式学校、徐州市绿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我们仲庄小学就
依托这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人与环境相互和谐的
教育氛围。 学校早在 2000 年初就把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本校的特色来创
建。在 2004 年,学校成功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育项目的成员学校,即 EPD教育。从那时起,我们仲庄小学就积极探
索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自 2005 年起,每年的三月份,仲庄小学都
要举行一次环保节活动,成立各种环保小分队,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
监测,希望让孩子们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环保行动,来影响着一个小家
庭、一个小村庄、以致整个社会。
近年来,仲庄小学紧紧依托市教育局“强化五风建设、创建五型校
园”的主题活动精神,全力打造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文化,
努力实现着以和谐的环境塑造优秀教师群体,培养出有较强社会责任感
的学生,打造出富有文化底蕴的魅力校园。
2010 年 3 月,在新沂市教研室傅道龙主任的引领下,在徐州市教研
室左兆军老师的亲自指导下, 我们逐渐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兴趣,
紧接着就参与了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的研究。 我们实施公民教
育实践活动较好地继承了原有的绿色文化建设,更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
-1-
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我们学校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契机,整合了各
方面的教育资源,建构出本校富有生机的公民教育体系。
我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说过: “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
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
项由教育部引进、江苏省教研室和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合作开发的、
旨在提升公民道德的学校教育项目,从引进到在中国扎根,已经六
年了,美国人已把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看成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石,
可目前在我们苏北地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才算刚刚起步。
自从我校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启动后,我们首先前往徐州市光
荣巷小学,学习他们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得到了他
们无私的支持。在刚要进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时,我们也曾遇到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参加课题组的老师们都在心里嘀咕着,都觉得课题研究是
专家做的,我们能行吗?我们普通农村小学的学生能有兴趣和能力去搞
好这项实践活动吗?
通过一段时间反复的讨论,通过大家不断地学习与认识,我们全体
教师明确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知晓了公民教育活动的方
法和步骤以及一些策略,同时在左老师和傅主任的悉心指导下,使课题
的实施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于是,我们向学生原本平静的学习生活
中撒下了公民教育的种子,令师生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们对
这项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每天接送学生
的车辆非常多,确立了“农村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工具的调查与研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