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萨丕尔《语言论》报告.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萨丕尔《语言论》报告
摘要:语言室纯粹人为地,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语言先于思维、决定思维,思维由高度概括语言而得。同时,语言的成长依赖思维的发展。萨丕尔最后提出的语言结构的分类法是从关系和概念两个角度出发的。语言形式与种族、文化无关,但内容与文化有紧密联系。
关键词:语言思维听觉符号语言结构类型语言形式种族文化
萨丕尔的语言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们研究的重点是所谓人类语言学或人种语言学,也就是结合操这种语言的民族(一般是土著民族)的民俗、文化、社会心理等等去研究语言,或者通过语言去研究这些民族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所以一般认为萨丕尔和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关系不深,而应该说他是美国人类语言学或文化语言学的奠基人。
(一)第一章语言是什么
他给语言的定义是:“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他认为,人说话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如果离开了社会,一个人就不会说话了。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发挥和维持的的必要条件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他提出“语言是一种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他强调了“文化的”这一性质,即社会性,说明要社会提供一定的社会文化,言语的功能才能实现。
同时他认为,“语言只是声音符号的习惯系统”,而不具有“它实在没有的本能基础”,即语言的产生和被使用不是本能的。
他通过论证人类发出的本能的喊叫不是语言,从而进一步证明语言不是本能的。疼痛时发出的本能叫声并不能单纯地表达疼痛的信息,它是无对象的偶然的疼痛情绪的表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疼痛情绪本身,是本能的而非符号性的。不能把不由自主的呼痛声(通常用“噢”来代替)等同于“我很疼”,就如同不能把云彩本身等同于“看来要下雨了”这一信息。
有人会问,感叹词是语言的一部分,感叹词中的“噢”、“啊”、“欷”难道不是本能的喊叫吗?虽然喊叫声与感叹词相似,但感叹词只是受喊叫声启发的“自然声音的习俗定型”,因此不同语言系统的感叹词也有了很大差别。感叹词仅是语言中极其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却足以证明语言不是本能的。
在此论证基础上,他给出语言的定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人类虽然有一整套说话功能的器官,但这些器官的原始功能并不是用于说话。
语言是听觉的,是与各类经验印象成分相联系,并能指出标明这类经验印象的声音。一个语言成分,是对一类性质相似的现象的“概念”的符号,“是一个可以顺手把思维包装起来的胶囊”,囊括着成千上万的不同的个别经验。串联的言语就是把这些概念串联起来,建立起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的记录。
萨丕尔由此引进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串联的语言并不总是表示思想的”。
单个词语能表达一个概念,但词语按语法串联起来后所能表达的意义概括性的高低,取决于思维中焦点的抽象性。“语言只有外在形式是不变的;它的内在意义,它的心灵价值或强度,随着注意或心灵选择的方向而自由变化,不消说还随着心灵的一般发展而自由变化。”
“思维先只是潜伏在语言的分类法中和形式中,而最终才可以从语言中看出思维。”(即思维是抽象概括语言而来的)“语言最多也只有在符号表现的最高、最概括的水平上才能作为思维的外表。”也就是当语言具有

读萨丕尔《语言论》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