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 老、庄子的政治思想.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
主讲人:颜德如教授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一)道家概说
1、道家之名始于何时?
先秦没有“道家”之称。
“道家”之称是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开
始的,称之为“道德家”和“道家”。
司马迁在记述他父亲师承时,说他父亲·太史公自序》),所以
道家又称“道论”。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刘歆的看法,称
“道家者流”。
可以说:“道家”的思想先于“道家”之
名;在西汉时期,“道家”之称是比较普遍。
2、道家出自哪些人?
刘歆认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根据
是什么呢?大概有二:一是能够拥有知识的人,
应该处于官僚阶层;二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做
过周朝的守藏史。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冯友兰认为道家出于隐士。
合起来看:道家起源于王官,未必一定是史
官,流向社会民间后,在隐士中最有市场。
3、道家的理论特色与思想意旨
(1)理论特色
其一,言必称“道”
《老子》:“有物混(昆)成,先天地生。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庄子·大宗师》说:“大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
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
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
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其二,法自然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2)思想意旨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
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卑弱以自
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刘歆)
4、道家的派别
(1)《老子》贵弱
(2)杨朱贵我为己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3)《庄子》贵天
(4)《管子》顺天从人
(5)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主治
“道家一方面为统治者提供了丰富的政治哲学
思想,同时又为统治者提供了精神麻醉剂。”
(二)老子的生平与《老子》一书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的生平充满迷雾,体现为:活动时间范
围与空间,确切的称呼、名号等,与孔子的关
系,与庄子孰先孰后,主要文献依据《史记·老
子韩非列传》等。
2、《老子》一书
(1)争论的问题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围绕该书争论的问题主要有:哪些人写的?
什么时候写的?该书到底以哲理见长还是以政治
见长?
比较同意刘泽华的看法:“《老子》一书的
思想大约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成书要比他提出
来晚,大约是战国前期,《老子》一书是老子一派的集体作品;《老子》一书既擅长哲理又精于政治,把哲学与政治融为一体了。”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也就是说
它由《道经》与《德经》合成的,千百年来争论
的问题是:二者谁在前?二者的内容各自有何倾
向?
基本赞成沈善增的看法:《德经》在前,
《道经》在后,前者是一些不成系统的论述,后
者是非常有系统,是对前者的注释和总结、提升。
也就是,“以道注德”说大体成立。前者内容倾
向于经验,后者倾向于理论。

第五章 老、庄子的政治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653 KB
  • 时间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