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弗洛伊德文学美学思想述评.tx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文由liu305118贡献
2 0 1 0. 0 6 ( 上旬刊)
文史
王小亮蒋华龙
610500 )
文章编号: 1672- 7894 (2010) 063- 02 16作家而言, 他们在创作时, 其潜意识里的某些非道德本能冲宣泄、满足, 且不能以一种卑劣而应是动也期待得到释放、一种表面上高尚的方式得以体现,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学创作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由于采取了文学形式, 可以说是本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让自能欲望的升华。换言之, 己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得到了满足,而这种期待本能欲望得以满足的冲动就是作家创作的强大驱动力。 创作方法弗氏的析梦方法是自由联想。[2]75- 77 按照他的理论, 梦(白日梦) 也是被压抑的未得到满足的欲望的实现; 他认为文学作品也就像是梦。[3]28- 38 因此弗氏就将分析梦的方法运用到分析文学作品及其创作中。既然潜意识中的本能是按照快乐原则活动, 它们必定毫无逻辑可言, 完全放任自由; 在作家创作的时候, 他也应该让自己的思维随意流淌、不加特意的限制, 从而充分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这一思想对许多作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们积极尝试这一方法,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乔伊斯及其代表作《尤利西斯》[4]204 。 作家即精神病患者如果说作家创作的动机在于满足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那么作家和精神病患者就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弗氏眼里, 作家和艺术家被看成是精神病患者, 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都被看成了病症的象征符号。因此他及其追随者就运用基于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经验和理论去解读作家作品。随着一些作家和批评家的加入, 他们逐渐形成、引领一股文学批评的潮流, 其成员竭力挖掘作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成长遭遇等, 企图找出与其作品的联系。 关于作品本身 创作材料如果说文学作品可以看做是一场梦的话,文学作品的《作家与白日梦》弗氏研中, 创作过程就是白日梦的过程。在究了人们的幻想、白日梦及其成因。[3]28- 38 他认为,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在童年时代一些强烈的愿望未能实现; 在幻想或白日梦中这些野心勃勃、不切实际的愿望、梦想变文学创作的材料也就成了现实。文学创作类似于做白日梦, 和梦的材料相一致。在《梦的解析》弗氏提出梦的三个材中, 料来源[5]: ) (1 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无甚关系的印象; ) (2 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 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由此(3) 可以知道,梦的材料来源包括了童年时代和最近的特殊经历, 这和弗氏一贯强调童年时期的经历是相符的。 63
弗洛伊德文学美学思想述评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中图分类号: I106 摘要文献标识码: A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
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启发性的文学审美思想,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有益补充, 丰富和拓展了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 是每一个文学研究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引言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由于对人类心理的一些复杂现象提出了一套完整而极富原创性的见解,不但在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而且在人类学、文化研究、文学批评等领域也风靡至今。后来的一些文学评论家或作家追随弗洛伊德,有意识地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解读或创作, 从而在文学界诞生

弗洛伊德文学美学思想述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xue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