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红色家书》有感
车队党支部组织观看《红色家书》系列纪录片以中国革
命、建设、改革时期六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
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
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
这六段故事让我深有感触,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
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
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
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 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 甚至牺牲生命。
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1929 年 2 月,毛泽东、
朱德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离开井冈山,来到江西吉安县的东
固,得到了短暂的休整,保存了革命的火种。 1930 年 11 月
27 日,红军战士朱锡绍从吉安富田在给赣南老家的祖母的一
封家书中写道: “目前我在廿二军一九二团一连当军需长,
现在我身边金钱困难,所以没钱寄回来养你老人家。我而今
告诉与你,恐怕今年我不能归家过年了,我要参加打南昌九
江胜利,请你不要怀念与我。 ”身为军需长也没钱寄回家,
说明当时红军的经济非常困难,革命非常不易。
这封家书上现今仍隐约可见十余个邮差的红色印章,清
晰的向我们展现了一条赤色邮路。战火纷飞的年代,邮政局
的人员给红军战士送家书,不仅路途遥远,还要冒着生命危
险与敌人战斗。然而即便如此,这封辗转 13 个路站,约 250
公里的家书还是安全抵达终点。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共产党人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不论
是前方浴血奋战的战士,还是后方提供信息保障的邮政人
员,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他们抛家舍
业,背井离乡,把个人的亲情冷暖埋藏在心头,冒着生命危
险去追赶时代的大潮。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解放、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新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
一场伟大变革。打开国门,许多新事物、新机遇扑面而来,
如何将前辈吃苦耐劳、不断战胜自己的精神在新时代下发扬
光大?何金慧用她的日记和与父母的书信给了我们答案。
何金慧 1996 年被保送到湖北师范学院物理系就读,大
学四年,没读过高中的她自修完汉语言文学本科课程,经常
发表文章且多次获奖 ; 英语六级高分通过,德语也已入门 ; 虽
然思想上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有所波动,但是何金慧没有
回避,她在和父母的家书中明确犀利的写出自己的困惑,进
行自我批评,并请求父母的指导,最终在党员父母的
观《红色家书》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