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姜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对比、用典、拟人等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讲解,教师点拨引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诗人抚今追昔,因国家的残破及人民的不幸而极其哀痛的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问题反馈
1.“荠麦青青”是说荒凉还是茂盛?
2.“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怎样抒情的?
3.“清角吹寒”中的“吹”是指士兵吹号角还是寒风吹来?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桥边红药”如何鉴赏?
?
预习检测
释义填空练习
扬州路
过维扬
黍离之悲
解鞍少驻初程
算而今重到须惊
二十四桥仍在, , 。,年年知为谁生?
导入
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地处江苏中部,有2500多年的建成史,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
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美丽风光,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作者
姜夔(生卒年约在1155—1221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曾著《大乐议》,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背景
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 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在1176年冬至,诗人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内容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地点(维扬,即扬州),季节(夜雪初霁),景色(荠麦弥望等),写作缘由。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及点明了黍离之悲的词作内涵。
《黍离》之悲
《黍离》选自《诗经·王风》。《黍离》是诗经里的一首,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扬州慢》(共25张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