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家畜生态学:研究家畜与其环境之间在不同层次上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系统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及其他物理条件)
生态系统功能主要表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
3、生态学研究内容
⑴、生物在其历史条件下的适应⑵、种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规律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生态学发展趋势
⑴、向宏观和微观两极方向发展⑵、系统理论在生态学中广泛应用,计算机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⑶、定量化研究进一步发展⑷、向多学科方向发展⑸、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
第二章、动物的适应
1、名词解释
适应:动物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形态变化或遗传反应,称为适应。
表型适应:动物对所受刺激产生形态、解剖、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称为表型适应。
遗传适应: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淘汰了不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保留了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使群体获得了可以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遗传特征,称为遗传适应。
光周期现象:动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动物生物学周期:动物受自然界许多周期性变化因素影响,在行为、生理及数量分布、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称为动物生物学周期。
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过动物等热区,动物的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潜热: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议测定,故称潜热或非可感热
阿伦规律: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较温暖地区内动物,其外露部分有明显趋于缩小的现象,称为阿伦规律。
贝格曼规律: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的身体比生活在温暖地区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种趋向称为贝格曼规律。
约旦规律:鱼类的脊椎骨数在低温水中比在暖温水中多,此现象称为约旦规律。
格罗杰法则:生活在温暖潮湿地区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其皮肤中的黑色素比寒冷干旱地区的同种动物多,此现象称为格罗杰法则。
威尔逊法则:动物绒毛的含量与温度呈反比,粗毛含量与温度呈正比,此规律称为格罗杰法则。
风土驯化: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2、光周期对动物的影响
⑴、决定动物的迁徙、迁移或洄游的时间⑵、影响畜禽换羽、换毛
⑶、影响畜禽的生殖时间⑷、影响动物冬眠和滞育
3、动物生物钟的概念、生理作用及其意义
概念:控制动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的某种内部计时功能。
生理作用及其意义:
⑴、动物的生物行为计时器
⑵、其调节机制能将一些生理过程和环境条件紧密结合,使动物更容易适应环境
⑶、医学上可用来鉴别诊断周期性疾病、控制给药时间、掌握病畜对药物的耐受规律
⑷、在生产上,可用于控制禽的产蛋,调节牛、羊的发情和配种
⑸、在灭杀虫害方面,可帮助确定最佳施药时间
4、风土驯化的条件
⑴、直接适应:家畜在新环境条件下,在行为和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反应,直到基本适应新环境为止。
⑵、定向改变遗传基础:当新环境条件超越了该品种的耐受范围,家畜会产生种种不适应的反应,此时通过选择淘汰不适应个体,从而使群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⑶、两种途径不是孤立的:首先通过直接适应,后人工选择,使遗传物质基
动物生态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