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音乐——歌曲沂蒙山小调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欣赏《沂蒙山小调》,了解中国民歌——小调的风格特点。学会熟练的唱这首小调,并能背诵。 通过聆听范唱、欣赏视频熟悉了解《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音乐形象。教学重点:要求声音甜美细腻,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教学难点:通过歌曲学习,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对革命老区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教学导入:了解革命老区沂蒙山——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著名的战场,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的革命根据地,有“小延安”之称,因而被称为革命老区。在孟良崮战役、渊子牙村自卫战中此根据地声名显赫,推进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今天我们将通过一首经典的歌曲学习沂蒙精神,这首歌曲就是人们百唱不厌的《沂蒙山小调》歌曲学习:创作背景——《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当时,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调》,后在流传中经过多次加工修改,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沂蒙民歌,“沂蒙山区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喜爱这首歌曲,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又不断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它、充实它、完善它。建国以后,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保留了原作的前两段歌词,第三段改成新词,方成今日的歌颂沂蒙山区风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1964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会演时,韦友芹用她那甜润的歌喉,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和其他中央首长的称赞,后被录制唱片,又一次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唱红了沂蒙山,风靡齐鲁大地,成为一首反映沂蒙山乡土气息的代表曲作。聆听歌曲:感受民歌的拖腔中使用“鱼咬尾”的表现手法的作用,注意聆听歌曲中感情的表达及运用。问题:什么是鱼咬尾?(句头接句尾的创作手法)哼唱歌谱,让学会感受。学唱歌曲:(1)学习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咱们(那个)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2)学唱歌谱:要想准确地唱好这首歌,首先我们要学习一下歌谱。2532|35321|2--|252|353216|1--|1323|52765|6--||5--||重点提示:鱼咬尾,让学生观察(3)学唱歌唱:(1)归韵和口型:歌词要唱好:大家画拍、讨论、重点练习:(小组学习) 哎1、好、哎2、光几个字各唱几拍? 注意归纳、训练:归韵:老师指出句尾的音、学生回答并且练习唱好:哎,(共唱4拍)唤气:好(一字多音共唱六拍,连线,要唱的连贯),光(五拍、连线),跟读一下:要求咬住字头:声母。保持字尾:韵母。口型要统一。练习一下。小结:正是衬词和拖腔表达了沂蒙山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4)处理歌曲:《沂蒙山小调》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山东民歌,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民歌抒情极浓,这首歌是具有山歌风格的小调。通过感受歌词的美、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唱,连贯的唱好歌曲。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的变化。培养音准意识。拓展:1964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会演时,韦友芹用她那甜润

七年级音乐——歌曲沂蒙山小调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