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征北战观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征北战观后感南征北战观后感 7月29日晚,石安改扩建KJ9标组织职工观看经典电影《南征北战》。电影刚开始向观众交待了,1947年冬,我华东解放区部队,在苏北解放区七战七捷,为了彻底消灭敌人进行战略大大转移,起初有些战士想不通,对部队的后撤也有意见、军心涣散,为了安抚战士的情绪,高营长和赵村长开始了对部队和群众的思想工作。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战士们又恢复往日的斗志、精诚团结在高营长周围,共同努力打败了敌人的增援部队,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整部影片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解放军指挥官,能够在全国解放战争大形势下,纵观整全局以整个战役高全面指挥整个战役,使我想到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不同的高度看事物的广度是不一样的,站的高看的画面和低处看的画面自然是不同的。对同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而每一种结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换一个角度,看事物就会不同。使我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情,那时我还在沥青拌合楼上工作,将要进入施工雨季的前几天,有天项目上停电了,领导让用发电机生产,当时也在进行成本核算,算下来用柴油生产一小时要比用电生产一小时多花费3000多元,一天按10个小时来算一天就要多花费30多万元。当时我们就想不通,为什么多花钱还要干活,后来逐渐的明白过来,经理是站在整个工程的进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而我只是站在小小的班组的角度去看待。在施工雨季到来以前完成施工的节点,为项目的后续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施工条件,为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我们争取到的不仅仅是那区区30万的效益。 XX年是集团的转型升级年,要从施工型转换到管理型,为了克服大伙的不理解思想、根据集团的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教育职工共同组织观看该影片,克服岗位变化带来的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企业的成败可在一朝一夕之间发生。集团领导以纵观全局的眼光,将施工型企业转化为管理型企业,随之而来岗位的变化,对于在公司干了一辈子的老机械工来将这好比是丢掉了饭碗,他们承受岗位变化,新岗位面临的压力是常人所无法想象。公司的发展更多的需要还是职工的高效、敬业和忠诚的职业精神。拥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将其运用到经营实践中,言行举止无私心,在公司的业务活动中从不搀杂个人私心。敢于直言不讳,敢于纠正其他员工的错误行为,敢于吹毛求疵般地挑剔施工队伍的质量缺陷,只有无私才能无畏。为了完成集团的转型升级,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问题,而是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关系到公司的生存问题,更是关系到公司发展壮大。南征北战观后感《南征北战》这部电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体现在画面上的战争气势十分壮观。它主要讲述了在1947年时我军和国民党为争夺土地而不惜一切代价去打仗的故事。在建党九十周年里,爸爸讲起他参军时的经历,他所在部队是陆军第28集团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领导的一支抗日劲旅。"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这句当年国民党军队中流行的一句话,今天也时常挂在了一些年轻人的嘴上。10纵坚守的阵地固若金汤,再强的对手也休想越雷池一步。1947年5月,10纵组建后的第一场大战就是莱芜战役,也就是电影《南征北战》活捉李军长的那个战役。在残酷的战争中,这部影片还反映了军民鱼水情,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欢迎子弟兵的动人场面、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

南征北战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