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9第三次指导:定稿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中观察赵丹丹萍乡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337000摘要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危重患者采用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观察实施效果及并发症等,并与对照组20例危重患者经胃管营养进行比较,评价经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效果与营养途径有关,与胃管途径相比,经螺旋鼻肠管肠内营养明显减少胃潴留、返流及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经螺旋鼻肠管途径比胃管途径更为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行,对患者刺激少,反应轻,耐受性好,费用低廉,留置时间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关键词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应用;护理 目前营养治疗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危重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时有一定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材料尤为重要。我院对20例危重患者采用经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输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男29例,女11例,年龄29~82岁,平均年龄(+)岁;其中脑血管意外23例,脑损伤15例,重症胰腺炎1例,呼吸衰竭上呼吸机1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经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经胃管营养,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病人间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在鼻肠管管腔内注入20ml生理盐水,将引导钢丝穿过鼻空肠管连接头,插入鼻空肠管内,钢丝末端连接柄与鼻空肠管连接头固定。确定要插入的长度(约为胸骨剑突到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加上10~15ml)并做记号,插管前将鼻空肠管头部蘸生理盐水,将管道从鼻腔慢慢插入,经咽喉部到食道,继续插入管道直至到达前面记录的位置。抽取液体测定pH值等以确定在胃中。向管道内注入10ml水,随后小心撤出引导钢丝。胃动力正常时,鼻肠管进入胃中以后,取出引导钢丝,在8~12h以内,鼻肠管将自动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1]。然后使原记号处再向外游离15~20cm作为新的记录点(可过屈氏韧带)做好标记,牢固固定鼻肠管于面颊部,加强护理与观察。为促进胃肠蠕动,使鼻肠管尽快进入空肠,可使用刺激胃肠蠕动药物甲氧氯普胺[2]。在给予肠内营养过程中,两种胃管采用同样的给予方法。 观察病人的腹胀、腹泻、呕吐等胃肠道情况及患者的舒适度(耐受和抗拒);分别记录两组病人肠内营养后发生胃潴留、返流、误吸等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2结果两组肠内营养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比较组别例数胃潴留返留误吸腹胀 腹泻导管阻塞观察组20 1 1 0 3 2 1对照组20 13 12 86 6 0P P<<<<<>,鼻肠管营养的胃潴留、返流及误吸等并发症比胃管明显减少,两组比较P<。导管阻塞P>
赵丹丹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