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性机械通气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意义。方法比较气道护理前、后呼吸道感染、损伤情况。结果自患者上呼吸机后实施规范化护理,气道护理前后呼吸道感染和气道损伤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加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心理护理和正确使用呼吸机,可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可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护理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最常用的方式,临床上经常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提高了成功率同时也增加了气道感染、气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为保证呼吸功能处于良好的状态,使患者配合治疗,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我科对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002~XX年我科共收治因各种原因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龄±岁。病种:各类中毒23例,脑外伤29例,脑出血16例,毒蛇咬伤4例,其他4例。行经口气管插管48~72h后行气管切开58例,单纯行气管插管18例,机械通气时间±天。呼吸机NewportE-200。该组病例中患者行机械通气前均无呼吸系统疾病,无创通气患者不在之内。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气道护理前组26例,气道护理后组50例。两组均在行气管插管即刻痰涂片和痰培养、拍胸片,24、48、72h各痰培养和痰涂片、拍胸片。48h后痰涂片和痰培养阳性为有呼吸道感染,24h后气管内吸出血性分泌物为气道损伤。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气道护理前后呼吸道感染及损伤的差异。结果气道护理前组26例,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16例,气道损伤15例,未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气道损伤者8例;气道护理后组50例,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12例,气道损伤8例,未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气道损伤者38例。气道护理前、后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气道损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表1气道护理前后呼吸道感染及气道损伤比较讨论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方法,能维持适当和稳定的通气,保障呼吸道的有效通畅,纠正缺氧。但同时也增加了气道感染及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通过加强气道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气道感染及损伤的发生。我科通过对7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进行探索,护理体会如下。.1正确应用机械通气防止低氧血症和气道损伤患者因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采用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耗氧,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引起或加重脑水肿,护士必须加强气管切开套管和气管插管的管理,掌握呼吸机的正确使用,并能根据呼吸状况和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及节律,合理设置或调节呼吸机参数。.2人工气道的湿化湿化器需用无菌液,使用前将适量蒸馏水倒入湿化器内,并及时添加至max线,湿化液量根据痰液性质决定。温度设置以低于患者体温2℃标准,使湿化的气体进入气道后渐升至体温水平,达到维持纤毛活动的生理要求,利用呼吸机雾化,每天不少于100ml,以防呼吸道干燥,避免因湿化液不洁增加气道感染机会[1]。.、患者呼吸时呼吸机有抵抗、咳嗽、肺部啰音、血氧饱和度下降。.吸痰操作选用多侧孔可控式透明硅胶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套管或气管导管内径的1/2。吸痰时空气仍可进入肺部,并防止负压过大引起肺不张和气道黏膜损伤。插管患者所用吸痰管长度应大于33cm,才能到达导管前端吸出痰液。吸痰时由浅而深,边吸引边旋转边向内插,禁忌反复上下提插,以
有创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