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企业管理吴建华
指导教师梅洪常院长
摘要: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后,中小民营企业已经从“必要补充”发展到“重要组成部分”,从“草根经济”发展到超过“半壁江山”,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力推动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创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如:企业主文化素质不高,考核不严谨,随意性强,反馈不畅,过多依赖家族式管理,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等;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急需改进。本文首先介绍中小民营企业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其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最后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提出了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对策。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建议
一、引言
人类已迈入21世纪,这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世纪。在这里,机遇与挑战共存;在这里,竞争与合作共在。面对急剧的变革、残酷的挑战,如何准确把握时代潮流,时刻站在风头浪巅,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永久立于不败之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马克思曾说过,凡是存在人类协作的地方就存在管理。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行为,是任何组织、群体活动所不能回避的经典话题。在一切管理系统中,人都是最主要的因素,它是最活跃、最具发展前景、最具收益的战略资源,成为企业参与竞争和谋求发展的主导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小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中小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在促进社会稳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地方财政,完善地方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鉴于中小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力资源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探讨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1、中小民营企业的界定与特点
根据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中小民营企业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都包括在内。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迄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从中小民营企业就字面意思来说,其含义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小型,一个是民营。中小企业:按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内容,中小企业主要是指员工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低于3亿元或资金低于4亿元的企业。民营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不属于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及集体控股、外商投资的企业,如:股份合作制,非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的联营企业,非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合伙企业,有时还包括个体户。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型民营企业主要指的是相对大企业来说规模比较小,独立经营、形式多样、在市场经济中不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单位体,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当今社会中小民营企业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成长发展过程来看,呈现出如下特点:
①中小民营企业资本来源于非政府机构。
②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当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是公认焦点问题。
③中小民营企业多数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
④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还处于振荡摇摆期。
⑤中小民营企业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以及新兴高科技产业中。
⑥中小民营企业思想观念比较市场经济化。
⑦中小民营企业多数是家族作坊式作业。
2、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任务、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收到企业中来,搞好对他们的培训和开发,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职务分析与职务设计、
员工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绩效评价和员工激励等。
3、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张德教授(原清华经管学院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2007-2008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十佳人物奖”)曾在其著作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意义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