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1).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中华经典的教育智慧——中国经典千年传承的教育智慧,称为中国方式的教育,简称中式教育。一、中式教育的内涵1、老子教育哲学2、孔子教学方法3、诸子教育思想4、学记教学理论二、中式教育之“中”,指来源。是以中华经典为源,是中华圣贤教育智慧。,指方法。中式教育的方法适中于中国文化,适中于中国孩子,适中于中国国情。学、习、教、,指效果。“中”代表有效,河南话“中不中?”“中!”中式教育效果好:教育变简单,学习变轻松,课堂变有效。,指发扬广大地。中式教育将发扬光大于中牟。三、中式教育的领域1、社会教育:圣贤修身法;2、家庭教育:圣贤教子法;3、学校教育:孔子教学法;4、自我教育:圣贤修心法。四、中式教育的目标1、揭示中国经典魅力。2、弘扬中国教育智慧。3、培养有中华文化的人。4、培养有中国智慧的人。五、、有效为教、、耐心呵护、自我成长六、,觉悟也。,反复务本。觉的五层能力觉察、觉醒、觉知、觉照、觉悟悟的五层思维点思维:0维智慧。线思维:一维智慧,改变长度。面思维:二维智慧,改变角度。体思维:三维智慧,改变高度。道思维:高维智慧,改变速度。七、跟《老子》学教育1、少得多惑的人生原则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组织教学:不给学生犯错的机会,治于未错。教学组织:学前习,治于未知。教育和教训: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八、跟《孝经》,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九、跟《大学》,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方向:唯一,有对错没好坏。方式:有限,无对错有好坏。方法:很多,无对错无好坏,,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

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74 KB
  • 时间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