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贸模型.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嘉图模型是2个国家2种产品1种要素,特定要素模型是2个国家,2种产品,2个要素。而且,其中有一种要素是固定的,是不能够自由流动的。HO模型则是K和L,两种要素可以在自己本国自由流动,但却不能够跨国流动。李嘉图模型的机会成本来自于技术生产率的不同,由于生产率的不同产生了比较优势,特定要素模型是因为要素的充裕程度不同,HO模型是因为资源的相对丰裕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里由于只有一种要素,所以机会成本不变,比较优势产生于技术差别;  HO模型里有两种要素,各自适合于不同的部门,所以机会成本是递增的,比较优势产生于要素禀赋差异,特定要素模型里机会成本也是递增的,因为流动要素只有一种,而其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此,当不断释放生产X的劳动力去生产Y时,随着Y产量增加而X产量减少,Y的边际产品减少而X边际产品增加,使得生产Y的机会成本逐渐增加,即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外凸的,至于比较优势应该跟HO模型一样吧。第二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主要是;绝对优势:指某种商品在一国的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比较优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国生;派生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一般均衡分析:在考虑所有经济变量的关系的情况下,;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反);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社第二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主要是比较优势)绝对优势:指某种商品在一国的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国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该国生产该产品占有比较优势。派生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种产品一定对最终产品有所贡献。一般均衡分析:在考虑所有经济变量的关系的情况下,考虑整个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反)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社会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李嘉图模型:该模型中,劳动是各国产业部门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各个国家产业部门之间的唯一不同点,通过比较优势分析出,一个国家的生产模式由比较优势来确定,即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产品。其他要点:,需要研究世界的相对需求和相对供给,相对价格隐含了相对工资率。。三个错误观点的分析:一,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比其他贸易国低,也能从贸易中获利(只考虑了绝对优势,没考虑比较优势);二,即使外来竞争的优势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一国也能在贸易中获利(工资对利益没有影响,没考虑机会成本);三,即使一个国家所有的出口产品包含的劳动投入大于它进口产品的劳动投入,贸易也是对它有益的(如果不通过贸易,国内条件会更加恶化)。,运输费用导致了非贸易品的产生。第三章:特定要素和收入分配(主要是相对价格)特定要素:指一种要素的用途仅限于某一个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流动要素:指一种要素的用途不仅用于一个部门,也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特定要素模型:由保罗-萨缪尔森和罗纳德

国贸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206 KB
  • 时间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