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临门一脚:古诗词鉴赏题型和满分技巧大全一、《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王沂孙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凄然”之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上片分三层描写凄然之情:①情景交融,以哀景衬托哀情。描写庭阴残雪、帘影轻寒等意象,表现了初春时节气候的特点,从正面渲染凄凉的气氛。②叙事。以一夜相思梦,却与相思之人水隔天遮,交代心情凄然产生的原因。③以乐景反衬哀情的手法。写梅花的满树幽香,枝影的满地横斜,进一步反衬凄然心情的沉重。④直抒胸臆。“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直接表达相思之意凄然之情。⑤虚实结合。梦境是虚写,经历和景是实写,虚实结合表达凄然之情⑥意象法、正面侧面相结合:分析参考上文,略(手法+原因+情感),下片又是怎样进行虚写的?请简要分析。(6分)①虚写江南之人的境况。想象那个想念的人此时正羁旅于江南古道,内心满怀离愁之苦,骑马游行古道,雁落平沙。从对方入笔,虚写其人(置身江南),其情——离愁苦,其事——骑马游行,其景——归雁、平沙,同时也衬托出诗人对那个人的思念之情;②虚写自己,分别后登高远望。想象在这处处长满春草的时候,即使登高望远,也望不到远在天涯的那个人,直接表达对江南人的思念;③虚写草年年四季的荣衰和青春年华的流逝。想象到春草如果经几度春风,几度飞花,也会衰败,以此比喻年华的流逝,表达好景不长的感伤。(每点2分)3.“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塑造了“妻子”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总括形象特点:塑造了蓬头垢面,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粗俗艰苦,愚钝颓废,与世隔绝的妻子和儿女的群体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简笔概括)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也可答:(1)正面直接和侧面、正衬和反衬、比喻、环境、直抒胸臆(2)环境(景物)+白描+正衬: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3)直抒胸臆+白描: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4)比喻+白描: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5)直抒胸臆+细节+比拟+移用+反衬: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总结:主要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白描边海百姓的贫寒蛮荒生活。鹧鸪天宋范成大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译文】不要再舞那穿着银灰色的貂皮衣服的“小契丹”了,满堂宾客完全来自边防前线。从此以后,谁还能认真欣赏这美妙的舞姿呢?表演时模仿流泪容易,要抒发悲愁就难了。潇湘江上的斑竹枝,人们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泪痕,这泪痕所表示的内心无比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了。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们而得不到你们的书信时,大概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了。?如何营造的?请简要分析。答题区间:“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①总括画面:夏日傍晚旅途中空旷渺远冷寂苍茫的意境。(2分)(时间地点特征词两个以上)②结合诗句分析(围绕特征词):通过“碧云日暮”写出了暗云的凄淡、暮色的苍茫,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寥落烟中一雁”写出自己在凄清冷寂的羁旅漂泊中如孤雁般形单影只,象征比喻(1分)③点明情感:表达了词人孤独失意,思念故土和亲朋的无限怅惘悲伤(1分)?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阐述。(6分)第一问: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阐述①难以割舍的友情:“满堂宾客尽关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厚情谊让词人难舍②羁旅在外的孤寂伤感:离开桂林远赴成都,“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③即将赴任前途未卜的担忧:“休舞”,这热闹这盛情反倒让人恐惧散了的寂寞伤感别了后的孤独失意④仕途不顺的悲伤对享乐者的愤恨复国的壮志长在:“舞银貂小契丹”,这“舞”使送别的宴会更是”满堂宾客“的享乐,这“小契丹”是辽国的舞蹈更是入侵者的霸道。这“关山”是穷兵黩武无尽无休的征战。第二问:是如何抒发的?原因+手法原因是分析,手法是修辞术语①“休舞””“从今……谁复看”:直抒胸臆②“银貂小契丹”“关山”是暗写、间接达意③“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是对比,是联想想象
古诗词鉴赏趣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