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审计案例--ppt.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栏2-4案例分析
专栏2-4案例分析
1、背景介绍
2、案例分析
3、问题解答
4、得出启示
一、背景介绍
事件描述:
日本的RESONA银行由于资本不足,而出现破产的可能,RISONA银行根据《存款保险法》。
(一)2003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形势
1、日本在全球中的经济地位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占亚洲的60%。截至2003年底,外汇储备达6735亿美元,为世界第一;,是世界最大债权国;,居世界前列。
2、日本国民经济构成特点
日本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占主要地位,且在产业中所占比重继续呈上升趋势;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占较重要地位,但比重将继续下降。高新技术和现代农业发达。
3、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
①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中,尽管亚洲对日本进口大幅萎缩,全球范围内的需求低迷及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在本轮经济下行周期中遭受严重打击。日本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模式往往使日本在主要贸易伙伴受到冲击减少进口时备受打击。日本出口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1年科网泡沫破灭后均显著萎缩,并导致GDP下滑。
②造成日本国内需求长期不振的原因并非货币供应不足,或是生产设备投资不足,拖延十年的银行烂账固然是一个危机,但造成银行烂账的整个政治、经济、社会的体制危机,也是造成十年以来国内需求不振的根本原因。
③日本政府未能及时处置银行坏账,以致商业银行长期无法发挥金融中介作用。股市与楼市等资产泡沫的破灭不仅使资产大幅萎缩(金融企业部门的股权资产在1988〜1991年下降37%),也给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不良资产。然而为了避免引起公众恐慌,日本当局错误地寄希望于资产价格重回泡沫破灭前水平而未采取果断措施处置不良资产。而直到1998年日本政府才开始大规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及对银行注资,而日本银行体系里的不良贷款到2002年才回落,致使日本商业银行长期无法发挥金融中介作用,贷款在金融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显著下滑。
基于以上主要原因,日本经济增长乏力,持续低迷不振,2001年以来进入全面通货紧缩状态。小泉执政以来主张进行彻底的经济结构改革。主要措施有:对内坚持改革,以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为突破口,采取控制财政赤字、放宽政府限制、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等。2002年2月,日本政府推出综合通货紧缩对策,核心是促进解决不良债权、稳定金融体系。
正是在此种背景下,日本的银行业中出现了RESONA事件。
二、案例分析
相关概念
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也就是说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递延税款借项: 通过诸如银行之类的企业注销应税呆账发生的损失而产生的,由于银行的税收负担被有效削减了,递延的金额计入企业股东权益。
对于日本银行业中的RESONA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由所宣称的6%下滑到2%,说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
而递延税款借项对银行资本而言并不具有偿债能力,可能说是虚的,而RESONA银行的核心资本大部分却是这种资本。

审计案例--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