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1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远未完善,法治秩序的公平公正难以得到及时有效保护。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革、原先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面向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在何方?如何保护国有权益,维护国有权益的保值增值,同时又给予改革推动者足于通过分析、解构以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注重的是标与表,难以涉及其机制深处的内在矛盾,即本与里。本审计案例从一开始就将审计目标定位在改造、再造Z公司上。不满足于查处几个人,罚几多款,而是以追究国有权益为线索,理顺企业产权为目标,着力于Z公司的机制体制改造,努力使其从一个依附国有权益为生的边缘化企业转变为产权清晰、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实现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5
二是突出了审计思路的宏观性。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审计,依赖的知识结构大多局限于财务会计及分析,审计效用难以最大化。本审计案例的思路突破了上述局限,从财务审计入手,站在全省经济建设的高度,以现代经济学的理念为基础,着眼全局、着眼未来,为企业的机制改革指明了一条方向。得到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以及职工的一致肯定,实现了社会、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权益的最大化。套用流行的制度经济学术语描述,本次审计实现了政府制度运行的“交易费用最低而收益最高”。
三是突出了“审、帮、促”一体化运行,发挥免疫系统作用的典范意义。传统的企业审计,审计是直接的,“帮、促”则通过审计来实现,其意义一是间接,二是不易计量。本次审计,“审、帮、促”均直接作用于和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回望本次审计过程,峰回路转,波澜起伏。审计过程和倾向性意见牵动着政府、纪检、主管部门和Z公司以及与省内一批与Z公司有相似情况的企业注意力,一大批利益相关者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路历程。审计通过清理账目、查处问题所形成的巨大压力,迫使有关既得利益者同意归还相关国有权益,同意审计提出的改造Z公司的方案。可以说,Z公司的这次改制是本次审计一手推动的结果,体现了“审、帮、促”一体化的审计思路,是审计理念和实践的一次创新,是审计构造国家经济体系免疫系统的一个典范案例。
6
8
审计案例2
斩断伸向公共财政的黑手
黄 静
2008年8月,某区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和受贿罪判处区内某街道原正处级领导干部李某有期徒刑16年6个月,同时,原武装部部长陈某等2名处、科级干部获有期徒刑。2名副处级干部、1名科级干部被免职。一起通过虚报发票贪污公款案终于落下帷幕。本案到此虽暂告一段,但并未就此结束,它仍然留下了若干悬念引导人们去思考。
发现线索
2007年5月,审计机关受某区区委组织部委托,开展对某街道2005年度至2006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及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突出审计重点,审计组还延伸审计了某街道下属的10多个单位。审计组通过AO系统浏览电子账簿,在对经费支出科目进行账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该街道招待费开支金额巨大。经查往年资料,发现审计期内的招待费比往年大大上升:2005年达220余万元,2006年达260余万元,。这明显与该街道的工作环境和职能不相称。
某街道是该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过几年的努力,街道招商引资力度大,税收逐年增长。至2006年底,注册企业有1400多家,。按照体制分成财政每年拨付到某街道帐上,截至2006年底暂存款5200余万元。该街道曾着力打造文明城区建设,2006年获全国文明单位、市文明社区等称号。
8
神圣不容亵渎。金额巨大的招待费引起了审计人员的高度警觉:招待费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揭开谜团
审计机关领导听取汇报后,立即召开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分析会,要求以金额巨大的招待费为突破口,顺藤摸瓜,审个水落石出。于是,审计人员从检查某街道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努力寻找突破点。审计人员发现某街道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基本事项的管理都有明文规定。这一情况又意味着什么?
审计人员格外精神起来,迅速投入战斗。审计人员按SQL执行结果对发生金额较大的月份进行抽查,仔细查看纸质会计资料,发现某街道存在“两支笔”审批的现象,而且部分消费发票报销的经办人王某是被审计对象的驾驶员,这更加引起审计人员的重视。审计人员认为,报销的发票经办人是为被审计对象开车的驾驶员,明显不符合财务报销规定。审计人员又查看了某街道规定的领导干部配备的驾驶员岗位职责,发现驾驶员没有经办报销招待费发票的职责。
10
制度与实际如此明显的不相符,一下子就触及到审计人员敏感的职业习惯。审计人员再次通过编制SQL命令,利用会计科目审查法,查询
审计案例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