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性正浓》读后感《谈性正浓》:于性之外的趣味说来惭愧,有时候和几个无聊友人(同性)看到电视里火辣的丰乳广告,就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我们那时候……”是的,在丹碧丝广告刚泛滥的时候,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气就已经过去了。但是青春期过去了,只是性朦胧阶段过去了,情感往往在涉及婚姻的时候,才真正显露出我们关于性与爱的教育的先天不足。曾看到有人说这个网络资讯时代是“审美不能自理”的时代,其实也是“感情不能自理”的时代,只要去看看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然后从那些“泛红”的标题点击进去,必然可以到达一群不能自理者的乐园——“两性论坛”之类。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一边是高速前行、色情泛滥的网络时代,一边是从未有过正确的性导向和爱教育的无知者。所以,拿到这本《谈性正浓》的时候——更准确说看到一个“百名作家”的超豪华谈话阵容的时候,并翻开目录有“换妻”这样的题目跃到瞳孔里的时候——如果封面是纯白色的,会有人误以为是本“性爱白皮书”。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少女之心》这些书从来不曾在民间消失,但是“精英谈性”无疑在中国是罕见的,更何况是大规模的一群赫赫有名的精英。印象中李敖之女李文有篇杂文也叫“谈性正浓的种群”,开篇好像说要解放观念首先解放语言,她举荤段子之例,而《谈性正浓》这部书里是用文字对谈(形式虽是座谈,但看得出作家们是用文字交流),文字有遮蔽性,更何况是公开的文字,所以包括主编荆歌在内,每逢一个话题,都自我撇清——我没网恋过、我没外遇过、我没换妻过(这个更要说想也没想过)。这种撇清当然不利于话题的深入,但在遮掩之下,作家们仍然有许多有意思的见解——或者只是说一种形容,也很有意思,比如毕飞宇谈到萨冈的性描写“像一条船颠簸在海上,简单极了”;或者诗人汤海山讲性感“是等着路过的风景,和心理那点秘不外宣的东西逢着了、撞着了”,这些随手能翻到的句子,是对谈话者遮掩之外的意趣。李文讲荤段子可以调节气氛,《谈性正浓》
《谈性正浓》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