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人大全文1997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563
【摘要】
【原文出处】南开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津
【原刊期号】199702
【原刊页号】74-80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199703
【标题】《明史·诸王传》补正
【作者】刘毅
【正文】
《明史》是历代官修纪传体史书中较好的一部,但也同样存在着脱漏和错误。四十余年来,一些明代藩王的陵墓相继被发掘,出土了一批颇有史料价值的墓志等文物资料,为订正《明史·诸王传》中的某些缺载和误载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这里仅举五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明史》卷一一六《晋王传》云:“……求桂嗣,李自成陷山西,求桂与秦王存枢并为贼所执,不知所终。”同书卷一○○《诸王世表·晋王表》亦云:“王求桂,穆庶一子,万历三十九年请敕管理府事。四十一年袭封,崇祯末陷于贼”。
明朝始封晋王为恭王朱gāng@①,明太祖第三子。朱求桂是第十任、十一代晋王,父穆王敏淳。穆王卒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求桂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年丧满后袭封。《明史》关于他“不知所终”、“陷于贼”的记载并不准确。1955年11月,山西省文管会在榆次县苏村清理了一座三室并连的明代大墓,从墓志得知,墓主为晋王求桂[1]。据墓志记载,朱求桂于万历四十一年嗣王位后,食禄十七年,于崇祯三年(1630年)十一月薨逝,谥“裕王”,五年八月下葬。可见,朱求桂并非末代晋王,他已在明亡前十余年死去,如礼殡葬。
∶髂┍焕钭猿煞竦慕醪皇乔蠊穑乔蠊鹬由螅酲#睿愧凇!督M跄怪尽芳窃兀焐螅酲#睿愧谟谠M跛狼安痪玫某珈跞臧嗽卤环馕雷樱蚰┐醯笔谴巳恕V焐螅酲#睿愧诒焕钭猿纱奖本挥兴胬罹茏撸窃谇灞牍睾笸督盗饲宄U赔叮楱#铮愧畚判省芳窃兀逅持卧辏?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五月,摄政王多尔衮占领北京后曾令明“德、晋二王左右并座”。《清世祖实录》中有更明确的关于晋王审xuǎn@②入清的记载: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摄政王多尔衮赐“晋王朱审煊及妃嫔范氏等银两有差”;九月,“摄政和硕睿亲王赏故明晋王朱审煊貂褂一领,貂蟒袍一袭”;次年五月,“赐故明晋王朱审xuǎn@②银一千两,郡王、公主各五百两”;数日后,又“给故明晋王朱审xuǎn@②家口月粮”[2]。《清实录》在顺治元年内将朱审xuǎn@②之“xuǎn@②”写作“煊”,实系一人。
关于朱审xuǎn@②的最终结局,《清世祖实录》中未见,清初谈迁《国榷》云:“戊子四月己丑,晋王□□、周王绍□、德王□□同遇害,是日大风。”[3]戊子即清顺治五年(1648年)。早在顺治三年(1646年),由于种种原因,清庭对故明宗藩的政策由笼络变为严酷迫害[4],朱审xuǎn@②当然也就不可能再长久地维持优裕的生活了。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晋裕王墓清理简报误将晋裕王与晋藩新化恭裕王混为一人,应当纠正。晋裕王是亲王,按明制,封、谥各一字,而新化恭裕王为郡王,封、谥各两字。新化王是晋藩支派,《明史·诸王世表》记载,新化恭裕王名表@④,为晋靖王(朱gāng@①玄孙)之子,其孙新@⑤后入袭晋王,郡王封除。新@⑤即晋简王,为裕王求桂之曾伯祖。
@⑥的年齿及生母
《明史》
【明清史论文丛】《明史·诸王传》补正.rt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